第90章 朱砂安神加一味(第2/3页)

“这几日,可是看到了什么让人害怕的事情?”古羽不得不问一下李贵两口子:“你家大姑娘,这是惊吓过度,以至于高热不退,如果再不好起来,恐怕就有早夭的可能。”

这话说的有点文绉绉,两口子没太懂。

还是靳不二在一边大声的道:“她看了什么不该看的,或者被什么事情吓着了,要是再不治疗,容易死掉。”

这下子说的明明白白,两口子也听懂了。

“不能啊!大过年的我们也没去什么晦气的地方。”李姜氏第一个就尖叫出声了好么。

好不容易养大的,如花似玉的大姑娘,怎么就要死了呢?

李贵也皱眉:“我们家连坟地都不在这边,过年的时候,就是在十字路口烧了点香烛冥纸,祭奠了下。”

小老百姓们没那么多的花活儿,何况他们都是流民出身,来这边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能在十字路口烧纸就不错了,这也是为什么,古羽没怎么祭奠亲人,而靳不二也没觉得不对的原因。

祖坟都没了,想哭都找不到坟头去哭。

“去过什么地方没有啊?”张龙媳妇儿也有点害怕了:“前头那个坟场?”

他们前头的坟场,就是原来桃花坞居民们的乱葬岗嘛,哪里的坟墓基本上都荒芜了,没有什么人来祭拜的,她家那个倒是去烧了点冥纸,毕竟是村长嘛。

“她没事去那种地方干什么?”李姜氏立刻就反驳了:“再说,这年后就有喜事了,去那个地方,也不怕晦气。”

她说到喜事儿的时候,还有些得意。

毕竟家里条件好了一些,经济宽松了。

往后还能更宽松,她当然高兴了,甚至连两个女儿都不想嫁给老金家了,可看到两个儿子,又舍不得。

当初怎么就不多生几个女儿呢?

“现在就不晦气了?”张虎媳妇儿,可是说话跟张虎一个德行,噎死人不偿命的那种:“让你家大花躺在这里等死吗?”

这话说的就扎心了。

“那怎么办?”李贵没说别的,他看的是古羽:“你有办法吗?”

“开药吃吧。”古羽能有什么办法?他只能说:“开三副镇静安神的汤药,喝了之后,如果能退烧散热,人能醒过来,就有希望,如果不能,就只好准备后事了。”

这种无名惊吓,他以前也遇到过,还是一群高中生,坐在校车里,跟刚执行完死刑的车辆迎面,不期而遇,关键是那辆行刑的车子还因为下雪天路滑,翻车了!

死刑犯的尸体就这么滚了出来,孩子们好奇的看到了,后来就吓着了。

好几个小姑娘也是烧的说胡话,打针吃药都不好使,还是到了中医科,他的师姑给下了三副汤药,搭配朱砂安神丸吃,三天就好了。

就是后来胆子小了许多,天黑出门都不敢一个人,但是女生嘛,胆小点儿就胆小点儿,幸好不是男生,不然可就惨了。

那几个男生倒是恢复的不错,就是以后他们一遇到车祸现场,就躲得远远的,从不凑上去看热闹。

都是血的教训啊!

“开药,开药!”李贵立刻就决定开药给自家的大姑娘吃。

李姜氏还想说什么,被李贵一瞪眼睛,给瞪的闭嘴了。

古羽开的就是加味的朱砂安神汤。

正所谓: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安康。

又因为这女孩子高热不退,五心烦热的关系,又加了一味珍珠母,其实用珍珠更合适一些,但是珍珠太贵了,古羽手上没有珍珠,他只有珍珠母。

而所谓的珍珠母,其实就是一味平肝熄风药,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的贝壳。

也就是一般说的,能养出来好珍珠的贝壳,就叫“珍珠母”。

药方里最贵的就是朱砂,当归黄连都不贵,何况地黄与甘草都是古羽自己采来的,珍珠母是他在河边自己捡来的,挑选了一些入药。

但是他不会贱卖自己的药方,且开的药方之中,有的药材用的都是别名,他们想拿着药方去别的地方抓,也抓不全。

比如地黄,就有生地黄和熟地黄之分。

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可是生地黄跟熟地黄的药效恰恰相反,生地微寒,能消温热,骨蒸烦劳,养阴凉血。

他只写了地黄,到底是用生地黄,还是熟地黄?没有人比他这个大夫更清楚了。

不是他小气,而是怕有人拿了他的药方去乱用,又怕被人抄袭药方,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特别在意这个问题。

所以开了药方之后,他就拿着核算了一下价格:“一副药三两银子。”

三副药就是九两,加上诊费二十文,九两二十文。

“这么多?”李姜氏顿时就嫌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