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不能教条主义,在骨外的地位很高了(第2/3页)

“呵呵,秦医生虽然很优秀,但是不是我喜欢的那一款。”

护士妹子们对秦飞似乎有偏见。

也不知道咋回事,明明人长得还算帅气,家境也很不错,升主治也已经排上队了。

要前途有前途,要房子有房子。

就是没有护士妹子喜欢他。

至于女医生,骨外科基本上属于和尚科室。

男医生占绝大多数。

唯一的一朵花,被李敬生给采摘了。

不过最近又招了两批年轻医生进来,有着三四个女医生。

比如那个唐仙月,长得其实挺不错的。

有没有男朋友就不清楚了。

李敬生的手法正骨门诊不要她,但是骨外科需要新医生,她和另外两人都得以成功留了下来。

能否转正,还得看他们的表现。

哪家医院都差不多。

年轻的新手医生进去,需要努力学习,尽快适应科室的工作和环境。然后等到有了一定工作能力,转正也就水到渠成。

发展得好,再工作两年以上,就有机会升主治了。

发展不好的话,在住院医师这个岗位上一直打滚也是常有的事。

这时候就看个人的选择了。

有的医生能熬,苦苦熬个七八年,最终有升主治的机会,科主任看到此人为科室工作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于是手一软,就把主治名额给了一个出去。

还有的熬不住,选择也很多。

可以跳槽到别的科室,比如急诊科,那里常年缺人。

还有麻醉科也是经常招不到人。

行政科室同样缺人。

最后不行的话,还能跳槽到别的医院,或者像李敬生一样,自己开诊所。又或者转行干医药代表等等与医生相关的工作。

很多人都说读医学没什么用。

其实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至少只要自己想工作,要比普通人更容易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收入低,那是自己的本事不够,或者家里没有一个好爹。

这可怨不了谁。

要说绝对公平,从来就不存在。

有些家庭背景硬的医学生,读书时成绩很烂。但是毕业后,在一些大单位上工作,从事的还是很轻松的岗位,手里甚至着不小的权力,一年收入几十万轻轻松松。

碰到这种有硬核爹妈的二代们,确实没法比。

“我得先去找一下华主任!那位医药大学的老教授收进来了吧?”

“哎呀,还以为你过来看我的呢!害人家白高兴一起。”

欧晴岚故意娇嗔着说他。

“呵呵,这不是已经看过了吗?”

李敬生笑着搂住她。

不过很快又放开了。

因为这里不仅有护士和其他医生出没,更有家属和患者出没。

即便他与欧晴岚是男女朋友关系,而且整个科室都知道了。但是还是要注意形象。

被患者和家属看到了,影响不好。

“那位老教授住在特护2病房。我先去忙咯,吃晚餐了没有啊?”

她最关心的还是李敬生的身体。

总是担心他太忙,顾不上吃饭。

“吃啦!你呢?”

“我可比你会照顾自己多了,早就吃过了。拜拜。”

她挥挥手,去了另一间病房。

最近骨外科的住院床位相当紧张,病人总是满的。

晚上值夜班的医生和护士,工作量相当大。

这还得祈祷晚上别收太多的新病人,以及这些住院病人中没有什么突发情况。

如果遇到有病人急需抢救,整个科室的值班力量都要出动。

基本上会忙死。

李敬生来到华主任的办公室,敲门后,华主任果然还没下班。

论敬业程度,华主任与付院长有得一拼。

都是有情怀,有理想的人。

付院长想要振兴第二医院,让它成功变成一家强大的医院,而不需要再被保护在‘温室’里面。

华主任则是呕心沥血,只为让骨外科变得更强大。

这两人都很正派,李敬生也愿意与他们打交道。

“小李,来啦!挺准时嘛!”

华主任尽管正在忙,仍然放下手头的工作,起身给他泡茶。

“华主任,您别忙活了。我知道您最近这阵子特别忙,请您领导我过去治疗完那位老教授。”

自家人说话也就不需要拐弯抹角。

李敬生这么说,让华主任反而感到高兴。

“你与老徐就是一个性子。都是特别急。”

华主任笑着打趣。

“走吧,我领你去特护病房。那个老教授的脾气有点古怪,你别理他就好,只管给他治病。”

在这之前,华主任给他一些交代。

“放心,暴躁症的患者我都见过不少,还不至于被他说两句就撂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