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也许这是最后的陪伴,救人(第2/3页)

“按照你说的,开通两个通路,加大补钾剂量再试试好了。”

阔主任显然也有些不甘心。

有时候,这种患者的治疗没人说得清。

或许加大补钾量后,能够让患者的病情快速好转也不一定。

“还还提一个建议,患者目前存在麻痹症状,是不是可以请麻醉科的医生帮着会诊?”

李敬生对阔主任说道。

“行,我打电话问问,就是他们麻醉科医生都很忙,不一定有时间过来。”

位微言轻,正是阔主任现在的最真实写照。

有权重的科主任要请麻醉科的医生会诊,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阔主任这种,那就只能四处求爷爷,告奶奶,然后说好话。

李敬生再次看向女家属“你丈夫的病情比想像的要更严重,如果可以的话,你尽量多陪陪他,关心一下他。”

“他呀,每次都差不多,治疗后很快就能好。不用太管他。”

女子听后,浑不在意。

李敬生没有再多说什么,对着阔主任点点头“我门诊那边有还有患者,我就先走了。要是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

“好的,谢谢李医生过来会诊!我送送你!”

阔主任与他紧紧握手。

而且是双手握住李敬生的手,以示感激和尊重。

这恐怕是第二医院最卑微的一个科室主任了。

李敬生回到门诊后,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过了约两个小时的样子,阔主任又打电话过来了。

反应加大补钾剂量仍然无效,患者的病情反而还有所加重。

请了麻醉科的医生过去会诊,也没能看出什么问题。

“建议立刻转院,不然这个病人可能保不住。”

李敬生说得很直接。

听心音的时候,他听到一种很独特的心衰声音。

这种心音,一般只有在将死之人身上才能听到。

这个患者的身体因为长期处于低血钾症,很可能已经发生了严重的系统性病变。这根本不是第二医院能够处理。

就算是人民医院把病人接过去,也不一定能治好。

“家属现在仍然不同意转院!”

阔主任很无奈的说道。

“那就告诉她,患者很可能撑不过今晚。”

碰到这种固执的家属,医生和医院都没什么好办法。

医生只能尊重患者和家属的选择,而没办法替他们做决定。

法律上也是这样规定的。

医生按诊疗程序执行,如果存在不规范,出了事情就会追究医生、医院的责任。相反,只要医生和医院不存在违规操作,家属和患者做出的选择,需要自行负责。

绝不是患者死在医院就能闹事。

没这个说法。

下班后,李敬生仍然有些不放心那个患者,又过去了。

那个年纪大的女护士已经下班了。

换了那个年轻的女护士值守。

护士很多都是两班倒。

一次上班十二个小时,这非常辛苦。

但是没办法,医院为了最大程度节约用人成本,很多都是这么安排。

只有ICU特殊一点。

因为劳动强度更高,而且时刻需要值班的医生与护士做出精准判断,这里基本上都是三班倒。八小时一个班。

而且能进ICU的医生与护士,基本都是精英。

“美女,那个6103的低钾症病人怎么样了?”

李敬生询问年轻的女护士。

“情况不太好,乐姐已经过去好几次了。”

这个女护士的态度要比那个年纪大的护士好一点。

这么说来,患者并没有转院。

李敬生来到病房,看到了那个患者。此时已经出现病情加重,戴上了呼吸面罩。

又增加了一条补钾通路。

只是人体的内分泌系统非常复杂。

三条通路补钾,并且让患者同时口服补钾,仍然没什么效果。说明根本没有查到真正的病因。

李敬生第一次这么无力。

一个陌生的女护士在病床前给患者用药,严密监视。

女家属这时候似乎感受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手里拿着告病危通知书,正在给其他朋友或家属说语音。

隐隐能听到她说没钱,病情没好转,还加重了,要不要转院之类的话。

这个女的也快四十岁的人了,真是服了她。

平时想必她的丈夫对她呵护备至。

现在她的丈夫发生重大危机,她就像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一样无措。

根本看不到三十八九岁女人该有的沉着与智慧。

“呼吸超过30次每分了,虽然紫绀不明显,但是已经需要张口呼吸。这可真是要命啊!”

李敬生看了患者的情况后,直摇头。

女护士并不认识他,只是淡漠的看了他一眼,继续忙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