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全是虾兵蟹将啊,锻炼机会来了(第2/4页)

他极力把李敬生邀请过来,在这些细节方面肯定要给李敬生一个好的感受。

余医生有意无意的看了李敬生一眼,然后检查病人的状态和生命监测仪器上的数据。

主要是呼吸参数、血压、心率、血氧这些。

术中如果出现问题,仪器会发出不同的报警声。

所有医护都不希望听到报警声响起。

但是所有手术都存在风险,这个不是医生和护士能够完全控制。

能做的就是尽量把术前准备和检查做充足,风险降到最低。

“病人生命体征平稳,麻醉状态良好,可以手术。”

“开始吧!”

护士早已经在手部做好了备皮,标记好了刀位。

说说做手术前标记刀位的重要性。

有个病人做一台膝部肿瘤手术。

术前要给他标记刀位,坚决不同意,各种辱骂医护人员,极度不配合。

没办法,最终消毒后送进手术间。

结果手术医生当天的手术量非常大,忙得焦头烂额。患者送进来后,也没问,本来要开刀的是右膝,结果在左膝开了刀。

找了半天没找到瘤子,很纳闷。

不过这种情况偶有发生。

有时候检查设备的问题,或者医生诊断失误,都有可能出现把一些低密度影或者高密度影的检查结果诊断为肿瘤。

当然,出现这种失误的情况比较少。

临床上低于1cm的肿瘤往往都会建议观察。实在担心的会建议做穿刺活检之类。

这其中有一个风险考虑,肿瘤太小,切开后可能找不到。

这个不肯做刀位标记的病人,也为她的娇蛮付出了代价。

手术医生没找到瘤子,只能帮她把切口缝起来。

结果等到出了手术间,全麻醒了后,她发现开错了刀,在医院大闹。

手术医生跟着倒霉受了处分,也给她重新做了手术。

只是她多挨的那一刀却没办法了。

所以,术前的备皮、标记刀位这些,一定要配合医护人员。

有时候耍小性子,付出的代价往往特别惨痛。

此刻,病人实施的是全麻。

做手部的手术,如果是小手术,通常采用臂丛神经阻断。

如果手术比较大,时间比较长,则会优先考虑全麻。

具体的麻醉方案由麻醉医生来决定。

他会给病人制定一个最优的麻醉方案。

“刀位的选取我就不细说了,选择最有利的入路方式。原则就是切开后能快速显露病灶部位,尽量避开大血管、重要神经。如果符合条件的二次手术病人,尽量考虑原切口入路。”

吴教授耐心的教授着手术经验给手下医生。

因为年轻的新手医生比较多,必须从最基础的教起。

“下刀时不要图省事,要一层一层切开,刀口尽量控制好角度。秦飞,你那个喜欢拖刀的臭毛病一定要改掉。”

“我已经在努力改正了,最近每天都有回家用猪皮练习。”

秦飞赶紧回答道。

拖刀、手抖都是年轻医生最容易犯的毛病。

在患者身上下刀时,内心紧张是无法避免的必然现象。只有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医生,下刀时才能做到手稳心安。

切表皮时拖刀,问题可能还不大,最多就是把切口切得长了一点。

如果是在切重要组织或者胸腹腔的病灶切除时拖刀,一拖一个事故没跑。

秦医生的家境不错,天天买猪皮在家里苦练,对外科水平的提升肯定能有很大帮助。

只是与李敬生的属性面板比起来,差的可就不是一星半点。

秦医生买一吨的猪皮在家里苦练一年,可能还比不过李敬生直接给表皮切开法加100点熟练度。

吴教授邀请李敬生进手术室,很快就会发现‘新大陆’。

“黄枵仁,注意看我怎么切开皮下组织的。你切出来的伤口就跟狗咬了一样,这是握刀时不稳,划开皮肤时手性不好导致的。你回家可以多拿铅笔学着画直线,锻炼手性。”

“明白。自从您上次说了后,我天天都在练习画直线。相信过段时间肯定会让您看到我的显著进步。”

答话的是一名二十八九岁左右的年轻医生,长着一张大众脸。

脸上有着青春痘痊愈后留下的坑洼。

这位黄医生好像不怎么爱说话,比较沉闷的一个人。

此刻,他也能站在手术台上,在二组的地位应该仅次于秦飞了。

李敬生对二组的成员情况基本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手性不好,这是一个大问题,说明手术天赋不佳。不仅仅会体现在切开这项最重要的手术基本功上面,而且在缝合、置入、打结等方面都会显得‘笨手笨脚’。

不过如果能有大毅力,能够持之以恒的苦练外科技能,大器晚成的例子也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