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再立一功,手术邀请(第3/4页)

“这个病例难在诊断。现在病因未明。”

吴教授说着,又播放第二张幻灯片,这次是一张CT片子。

拍的同样是患者的腕骨部位。

论清晰度,X线显示的腕骨要更清晰一点,特别是骨的轮廓。

片子效果看上去要白一些。

CT的效果图要黑一点,但是对于细节要更精确。

如果不是病因难明,也不可能给患者查CT,因为这个价格要贵得多。

CT显示舟月关节处低密度区。

李敬生心头暗道,这种骨病的诊断你让我摸骨啊!

小成级别的摸骨术,效果不比CT差。

患者还能少吃辐射,少花钱。

查了X线与CT,得出的结论其实差不多。这时候可能怀疑患者得的是肿瘤,恶性的可能高。

于是,吴教授又给患者开了一个更高级的检查,核磁。

结果,T2W1显示舟月关节处均匀高信号,提示病灶内是液体。

不得不说,现代检查设备还是挺牛B的,这个患者的病因已经查出来了。

哪怕李敬生这个半吊子水平都已经知道患者得的是腕骨内腱鞘囊肿。

“看完第三幅幻灯片,相信各位已经知道了诊断结果。没错,它是骨内腱鞘囊肿,就只是一个较为普通的肿物。并非恶性肿瘤。当时没查出来之前,我都替这个患者捏了一把汗,就怕是不好的瘤子。”

虽然吴教授在男女方面的私德很差,但是对患者,还算保留着医生的那份初心。

这也让李敬生重新认识了他。

世间没有绝对的坏人与好人,说到底,都是为了一己私欲。

“这次大家可以随意发言,说说手术方案。”

吴教授召集手下的医生讨论,把最难的一个病例搞定后,第二个病例似乎不是为了讨论,而是为了教学。

能看出来,他对手下的这些医生培养,下了一些苦心。

“我先说!”

秦医生输了一局给李敬生,此刻抓住机会站起身抢着表现。

“多数腱鞘囊肿都是从手部的背部入路,但是这个患者的CT和核磁能够精准确定肿物的位置在掌侧,所以我认为宜选择掌侧入路……”

秦医生的手术经验还真不是盖的。

算是相当丰富。

见识过肯定不止一例腱鞘囊肿手术,甚至有可能参与过多例。

他说完后,吴教授满意点头。

“嗯,不错。小秦平时还是下了苦功夫,这台手术到时候我会尽量多给你锻炼要会。”

秦医生一听这话,喜出天外。

高兴得嘴都合不拢。

“谢谢吴教授栽培!我一定更加用心学习,争取早日成为第二组的栋梁。”

吴教授连连点头。

阮小勤则是在旁边笑着夸道“秦医生已经是我们第二组的栋梁了,还等什么以后啊!”

“哈哈,现在可不敢当这两个字,至少也要等我升了主治,才敢想想这事。目前二组的栋梁也就阮医生与吴教授两人。”

这两人相互拍着马屁。

“李医生,别一言不发啊!也说说你的看法。”

秦医生得了吴教授的表扬,那是志得意满。

他对李敬生露出挑衅的眼神。

“我没什么看法,不过如果现在还没给患者商量手术事宜的话,我可以过去试试手法治疗,也许可以避免手术。”

李敬生淡淡的说道。

腱鞘囊肿,如果是严重的,只能手术治疗。

如果不严重,有些是可以通过手法按摩,直接把它按下去。

秦医生一听李敬生可以手法治疗,顿时笑不出来了。

本以为自己挺牛的,没想到人家根本都不用开刀做手术,直接按摩推拿就能搞定。

偏偏手法正骨复位只有徐医师与李敬生两人的水平最高。

骨外科的其他医生,包括华主任在这方面也是三脚猫功夫。

“手法治疗就算了,没必要横生枝节。而且患者的囊肿较大,手术治疗会更彻底。”

吴教授直接拒绝让李敬生尝试手法治疗。

这是出于科室的利益考虑。

手法治疗能收多少钱?

五十块钱?

最多两百块钱顶天了。

一台手术的前后总花销不上两千块,那简直对不住他这个主任头衔。大概率会达到三千以上。

其实大多数肿物,哪怕是良性的,基本都是五千往上走了。

大一点的,难搞定的,那就是一万一万的往上跳。

“再讨论一下第三个病例……”

吴教授也担心手下的医生说他吃相难看,立刻转到了第三个病例的讨论上。

“我得赶回门诊上班了,各位再见。”

李敬生看了一眼时间,马上就一点了,得赶紧回门诊。

“李医生如果等会下了班有时间的话,可以过来参加那台骨赘清除手术。到时候我会视你的能力,适当给一些上手的锻炼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