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又掌握一门,好事不能做?

“操作时需要两人以上操作最为方便。可以一人固定住患者的骨折部位,保持稳定,然后再上夹板。如果患者年龄比较小,或者配合度不高,那就不能用这种,必须打孔直接做有创外固定。”

徐医师这番话,吓得患者像个幼儿园的宝宝一样乖巧。

毕竟谁也不想被医生在腿上钻几个孔。

给这个患者处理完毕,然后直接把患者小心的抬到平板床上。

转到住院病房护理即可。

“你们记住,这种骨折严重的病人,即便手法复位好了,也一定要想办法预防无菌炎症的发生。严重的话,可以直接导致骨头坏死,关节退化。”

“好的!”

李敬生与陈医生点头表示明白。

无菌性炎症多发生于骨关节,危害极大。

“外面那位健壮的小伙子应该可以局麻了。老余,既然来了,顺便帮那人打个臂丛麻醉再走呗!他的肌肉比大猩猩还壮,剂量和注射深度恐怕也只有你这种资深的麻醉师才能把握精准。”

徐医师看向收拾好百宝箱准备走人的老余。

“就你事多!好吧,谁叫咱俩有些交情呢!”

老余痛快的答应。

“还有,我是麻醉医生,不是麻醉师,不是麻醉师!”

这话惹得几人皆笑。

麻醉医生最讨厌被人叫做麻醉师,因为这让人听上去像个技师。

他们其实是正儿八经的医生,而且深谙急救医学与重症医学、麻醉学,对全科医学知识同样有一定涉猎。

主刀治病,麻醉保命这可不是浪得虚名得来的。

早期的重症医学科,很多都是优秀的麻醉医生过去带着各科室抽调出来的优秀医护组建起来的重症医疗团队。

特别是呼吸内科与心胸内科这两个科室的医护,贡献非常大。

至今,重症医学科对患者的抢救,仍然以呼吸与心跳两大体征为主。

两大循环体系的建立,也基本上以这两个体征为核心。

老余提着箱子出去了。

“小李,你给他操作,我在旁边指导。”

徐医师还真是‘照顾’徒弟。

刚把一个高难度的病例交给徒弟搞定,又来一个更有挑战性的。

“老师,那人的拳头您也看到了,比钵还大。我怕没给他接好,到时候拳头呼我脸上。”

李敬生苦着脸说道。

刚才这个患者是素质很高,脾气好的那一类。李敬生给他治了很久,人家也没有说半句不好听的话。

但是外面那位壮汉,脾气一看就不是好惹的。

挨揍的风险成倍增加。

“只要你按我的指导来操作,包你没事。你先好好回忆一下折顶回旋的手法!”

折顶回旋的操作手法与技巧早已经教给李敬生了。

只是实践与理论完全是两码事。

李敬生努力回忆着折顶回旋的操作要点。

“操作时,双手拇指抵在突出的骨折一端,其他四指则重叠环抱于下陷的骨折另一端,在牵引下双手拇指用力向下挤压突出的骨折端,加大骨折成角畸形,依靠拇指的感觉,预判到骨折的远近端骨皮质已经相抵时,骤然反折……”

后面的关键步骤有着小成级的摸骨术,难度并不大。

至少他完全有把握摸出患者的骨位变化。

回旋的手法与旋转屈伸中的旋转手法有相近之处,但是具体操作又不相同。

来到外面,徐医师已经跟患者在聊了。

“小伙子,你的肌肉非常发达,给你手法复位需要特别大的力量。这个只能让我们的年轻医生来操作。年轻医生的经验差一点,接的时候你多担待。万一手法复位不了,那就没办法,你只能考虑手术复位了。”

壮汉听完后,想都没想,爽快的答应道“没问题,尽管给我治就是了。实在接不好,我也不会怪你们,放心哈!”

既然患者都答应了,那就没啥好说了。

老余亲自给患者打局麻,然后由李敬生给他复位。

此人的手臂实在太粗了。

好在局麻药剂起到了不错的肌肉松驰效果,为手法复位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刚才老余配制局麻药剂,李敬生没看到。

感觉肯定不止利多卡因一种。

给患者做臂丛神经麻醉的几个注射点位,他倒是全部记住了。

“小李,你再给患者检查一下。”

徐医师让李敬生再次给患者摸骨。

“好像有软组织嵌入了骨折部位。”

肌肉得到有效松驰后,李敬生这次摸骨要更顺利一些。

不但清晰的摸到骨象、骨位,而且对于周围软组织的情况也摸得更清楚。

“先使用回旋手法把嵌入的软组织完全解脱。你先判断骨折断端背向移位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