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及时雨,这是送上门的50生命值啊(第2/4页)

看来想要快速提升熟练度,还得诊治有难度的病例。

没诊断出病因,就有这么大的收获了。

要是成功诊断出来了,收获肯定更惊人。

还有一件事,诊断那个孩子,他的生命值并没有增加。

一直都是这样子。

诊断失败,不增加生命值。

这时,陆续又有患者进来求诊,他很快赚到了4点生命值。

余额变成了337点。

只要27点就能把胃肠内科诊断的熟练度升到下一级了。

李敬生卯足了劲。

只是没有病人进来,他也没办法。

感觉临江市有钱的老太太老大爷还是挺多的。

小高的那些干妈、干爹相当给力。

自己买也就算了,还呼朋引伴,拉着其他人过来光顾。

年轻人忙工作,只有生病了才吃药。

老人却是人到黄昏,身体机能下降,病痛也多了,人也看开了。

他们更热衷于花点钱买保健药。

很多人把保健药=被骗。

其实这完全是错误的认知。目前国内的保健药市场份额极为惊人,几乎所有的药店,绝大多数诊所,私人医院,甚至正规的顶级三甲大院,都在瓜分着这块大蛋糕的终端市场。

好的保健药可以预防某方面的疾病,或者强化某些器官、某一领域的免疫力。

保健药只能补肾,保健药是伟哥,这都是严重错误的认知。

维骨力护养关节新配方、血糖平衡片、钙剂、各种维生素、护肝片、健胃片……其实保健药已经无处不在。

很多人的思想也从有病了再治疗,转变成了没病时,吃点保健药预防,减少疾病的发生。

喝酒要护肝,这已经是大多数高端人士的共识。

李敬生看着小高卖力的推销着一款款保健药、补品,还是挺高兴的。

诊所目前的主要利润来源就是卖药。

以后发展起来了,诊治才是利润的大头,卖药的收入只要好好经营,同样不会差。

有了这两大项,诊所的年收入就有了保障。

到时候也就有资金招揽人才,置办各种仪器、设备,不断扩大。

诊所的玻璃门被推开半边,探进来一个肥硕的脑袋,一双王八绿豆小眼。

那矮胖的身材,绝对的土豪老板标配。

不是别人,正是昨天刚出院的赵老板。

没想到这么快又来了,赵老板果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李老弟,李老弟……”

他站在门口对着李敬生直招手。

“赵老板,恭喜康复出院啊!可有些日子没见着您了。站在门外干嘛?进来啊!”

李敬生现在与赵老板的关系缓和了许多。

再加上自身实力的不断增长,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畏惧赵老板。

而是有了平视的心态。

以前面对赵老板时,就像一个三岁的孩子,面对一个七八岁的大孩子,内心肯定是充满畏惧的。

也确实不是赵老板的对手,方方面面被吊打。

能够存活下来已属不易。

现在嘛,他的诊所规模虽不及赵老板的快康诊所,但是潜力已经远超对手。

而且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赶超。

卖药就不必说了,赵老板的快康诊所平均一天能卖两千元的保健药算是不错了。

李敬生这边,最高峰卖近一万七,现在也能稳定在六七千元一天。

不过这种销售额恐怕没办法持久。

起码有五千多元是小高低头哈腰,认了N个干妈、干爹,硬生生拉出来的销售业绩。

随着诊所的热度散去,一天维持在两千元的卖药额度都很艰难。

小高拉的这些干妈、干爹,买得差不多以后,肯定要‘休养生息’好长一段时间。等到吃完了,才会考虑再来购买。

幸好他现在换了魔都优药供货,都是品质好货,顾客好评率应该不会低。

这可以为诊所带来部分回头客。

他预计,不想别的办法,小高的这种高销售额应该维持不了多久。

好在房租已经赚出来了,暂时倒也没有特别大的压力。

不管怎么说,现在的卖药销售额碾压快康诊所是铁一般的事实。

然后诊疗这一块,每天能接诊十多个患者。

手法正骨项目还没正式挂牌,目前只是试行阶段。到时候这一块肯定是吃独门饭的。

外科手术这一块,李敬生需要机会,设备也还没置备齐。

不过只要打开了局面后,相信很快就能有大作为。

到时候同样是快康诊所没法开展的业务。

这样算下来,他其实已经有了碾压赵老板的实力。只是现在一直苟着,隐藏得很深,赵老板可能还没察觉到。

不然,喊李老弟时,语气还要更客气一点。

赵老板站在门口瞅了瞅,最终还是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