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潦倒大叔的生机,老太太老爷子的克星(第2/4页)

大叔果然是抱着这个目的来的。

李敬生当时就猜到了。

在大医院治不起,总不能啥都不干,回家等死吧?

这时候找诊所医生开点药,总比不吃药要好很多。

大多数绝症患者,放弃在大医院治疗后,喜欢把希望放在中医身上。

这个不予置评。

中医有时候确实能够创造医学奇迹,让一些被医院判了死刑的患者得以存活,甚至最终康复。

但是那个比例非常低,就跟中彩票差不多。

几乎在所有大医院,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医生心目中,中医药的作用都是非常有限的。

遇到难缠的患者,治不好的绝症患者,医生这时候会劝患者去看看中医。

对付那些难缠的患者,动不动就投诉闹事,各种不配合,反正就是与医护对着干,医护们劝他去看中医,这其实属于防御性医疗。

至于劝绝症患者去看中医,一个是中医价格便定,另一方面则是人文关怀。

明知道癌症已经发展到了晚期,甚至是终末期,再做放化疗之类的治疗,只会让患者承受更多的痛苦,患者家庭花费更多的钱。

最终意义不大。

找个老中医看看,吃点中药,多少能有个心理安慰作用。

“给您开点药,可是可以。但是为了避免日后发生纠纷,需要您签字同意,我才能给您开药。”

李敬生早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了。

做善事没问题,但是必须保护好自己。

到时候患者吃了他开的药,效果不佳,最终病亡。家属上门闹事索赔怎么办?

像他这样的小诊所,只要家属拿两个花圈往门口一摆,纸钱烧起,小诊所分分钟就会凉透。

至于打官司,反倒不怎么害怕。

只要开的药没有问题,官司输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绝大多数家属都是武力解决问题,根本不可能跟你讲道理。

“签字没问题,开药你看要多少钱呢?”

大叔明明穷困潦倒,口袋里没什么钱了,却不肯失了面子。

越是穷的人,越容易自卑。

害怕被人瞧不起。

李敬生自然不会戳破。

他的小诊所现在连下一年度的租金都没凑齐,也不是开慈善堂的,该收的钱肯定要收。

至于前几天,他出资五十元让司机送那个拾荒老人到第二医院治疗,也是觉得那个老人特别伟大,这才愿意自掏腰包帮衬一把。

但是让他同情心泛滥,看到没钱的患者就免费治疗,那肯定行不通。

就算是大医院也没这种先例。

人家可是有财正拨款,有官方资金支持,尚且不愿意干这种事。

何况他的小诊所呢。

“费用不会太贵,第一次拿药大约三四百元左右就够了。后面的治疗需要根据您的病情变化来决定,到时候再说。”

李敬生报了一个数。

“确定只要四百元是吗?”

大叔听了报价后,脸上罕见的露出一丝看到希望的笑容,眼神灼灼的看着李敬生。

仿佛在绝境中看到了一丝生的希望光芒。

“对,我确定。”

李敬生认真的点头。

“那行,你给我开药吧!”大叔确认无误后,开始从兜里摸钱出来。

昨天看到大叔掏出来的那一叠钱,只有一张百元大钞,剩下的都是小面额纸币。

没想到今天从另一边兜里摸出来一叠百元大钞。

用白色小塑料袋装着。

估计至少有七八百元。

这个大叔是个谨慎人啊,钱分开装,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开药前需要您先签字同意。”

李敬生快速写了一份知情同意书,这个与医院的同意书没太大区别。都是用来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大叔接过后,认真看了一遍,这才签上大名。

李敬生让对方把身份证拿来复印了一份,然后又让大叔在身份证与知情书的签名栏按上手印。

至此,风险规避手续办妥了。

他开始给大叔认真开方。

昨天已经检查过了,也诊断出来了病因,只是略微检查了一下,就开始按照短肠综合征的治疗来开药。

考虑到患者有便血等症状,保护肠黏膜、止血等都是非常重要。

硫酸亚铁,0.3克一片的,开了N片。

一天3次,口服。

维生素C,0.1克一片,同样开了N片。还是一天3次,口服。

复合维生素B,叶酸都是严格按剂量开了一些。

考虑到患者还有腹泻症状,经过考虑后,他给患者开了复方地芬诺酯。

本来用洛派丁胺,也就是常说的易蒙停也能用,但是考虑到大叔的腹泻程度和状态等,李敬生选择了复方地芬诺酯。

……

开完方,叮嘱患者吃低脂、无乳糖的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