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五首被点亮的曲目——《克罗地亚狂想曲》。

马克西姆·姆尔维察, 新时代的钢琴天才,一秒钟可以弹奏16个音符的钢琴圣手。

据说在他年少的时候,不幸赶上战争爆发。

当时在他的家乡, 每天都会有上千颗手榴弹爆炸,而他正是在这样枪林弹雨的轰炸声中,执着地进行着自己的音乐学习。

这种战火中成长的经历赋予了他的音乐一种独特的激情。

尤其是《克罗地亚狂想曲》,当音乐奏响的那一刻,人们仿佛看到了那座饱受战火摧残、断壁残垣的小镇,昏黄的夕阳倒映在血泊和尘埃之中……

乐曲的开端, 明快却缓慢, 其低沉的旋律中蕴含着对战争的悲痛、愤怒,以及战后人民心中的哀伤;

然而,当音乐速度加快、反复变奏、力度逐渐加强后, 整首曲子变得狂野、激昂、甚至疯狂!

一个接一个的音符被用力地丢出来, 仿佛战场上出现了一支只能进不能退的敢死队,什么都不管地昂着头, 向前冲锋!冲锋!再冲锋!

一口气冲到了最高潮,满怀着命运的悲情,气势恢宏地向前、向前,顽强地拼搏到底!

——这个曲目说不定比《猫之二重唱》更适合斯蒂文。

在解锁了又一新曲目后, 乔恩忍不住地胡思乱想着。

而另一头,贾德森祭司一通发泄后, 再次瘫倒在地。

无论斯蒂文怎么戳他, 他这一次都不打算给出反应了。

在鼓起勇气拆穿了神明“看似普普通通祷告词, 实则暗藏玄机”的把戏后……

这位祭司大人已经耗尽了身体里的所有勇气和叛逆, 彻底进入了断电状态。

但他透露的这些……

对乔恩来说,已然足够串起来了。

他现在终于能半回忆半靠猜地将事情捋顺个大概了。

原著剧情中, 斯蒂文十年后会孤零零地踏上成为英雄的道路。

正如他之前分析过的那样,斯蒂文之所以孤零零,很可能是因为亲朋好友都不在了。

而亲朋好友们都不在了的原因……

根据贾德森祭司所说“有村子出现异变,神明会将之毁灭”的说法,可以盲猜海伦娜他们,甚至整个格兰特小镇,都是因此而消失的。

那么,假如以上推论是真的。

“异变”为什么会出现在格兰特小镇?

祷告词,灵魂。

贾德森祭司刚刚提到了祷告词。

他说一时偷懒,打从来到格兰特小镇之后,从来没有强迫小镇居民去神庙念诵祷告词:

——我向世界发誓,愿将灵魂献给我尊贵的主人,至高无上的神明。

乍看正常的祷告……

可谁能想到这TMD居然是真的要将灵魂奉上的意思呢?

幸好贾德森消极怠工……

整个格兰特小镇的居民,除了个别虔诚的信徒,应该没人吃饱了撑的,闲着没事去神庙念诵这种祷告词。

也就是说,格兰特小镇的居民绝大多数人都没将灵魂奉给神明。

这样一来,自然也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异变”。

如今看来,所谓的异变会招来邪恶,完全是无稽之谈,恐怕也是神明们给出的谎言吧!

那拥有了灵魂的格兰特小镇居民们,是不是后来都和斯蒂文一样,出现了被神明所忌惮的“异变”?

灵魂献给神明,不会“异变”;

保留灵魂,就会“异变”。

这不会是小镇后来消失的真正原因吧?

但神明竟然不允许人类保留自己的灵魂吗?

这世界的神明也太危险了吧!

乔恩的心中不禁生出了一抹紧迫感。

——小镇上大家的异变,会出现在什么时候?

——或者说,大家的“异变”是在什么时候暴露的?

斯蒂文在十年后出发去参加那场该死的“考试”……

刚出场时,只有他和他的引路人贾德森祭司。

所以,会是十年后暴露的吗?

原著里,格兰特小镇最后应该只剩下斯蒂文和贾德森祭司两个幸存者了,难怪后来他俩的关系变好很多。

还有,斯蒂文执意参加“英雄考试”,有没有可能是暴露后,无处可去,只能被迫混入“考场”,借此寻找出一条生路?

只可惜……

那也是一条不归路。

——神明的每一句话都是谎言。

——他们用恶毒的眼神,

——观察谎言对凡间的效果有几分。

——当看到又一个傻乎乎的牺牲者撞进了罗网,

——他们会发出一阵残忍的大笑,

——将真正英雄的墓志铭,

——写在任人践踏的泥土中来取乐。

一路思考到现在,乔恩感觉脑袋都有些发烫了。

他突然就理解了贾德森祭司的无助和恐惧。

生活在这样一个“连自身灵魂都要献出去才能苟活”的世界里;

面对着“随时会对人类展露出恶意的”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