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入港(第3/6页)

而在这时,他的“军师”叹了一口气,说道:“梁道明在旧港经营多年,早已是根深蒂固,我等也是无法撼动他的位置,明军前来,反倒是个突破口……”

那头目问道:“此言何解?”

军师解释道:“真要谈好了又打起来,开战肯定都在旧港里,你以为明军会把我们两家划分出来?肯定是要一起打的。”

“到了那时候,梁道明、施进卿,就都成了我们的炮灰。”

陈祖义乐呵呵地说道:“即便是不想上我们的战船,明军也不会答应他们,没了明军这条退路,他们只能被我们裹挟着,若是不识相,过些时日便给他们连肉带骨头啃个干净。”

……

在旧港外海的旗舰上,郑和亲自接见了这拨三佛齐王国的使者。

没用通译,双方都是汉语交流。

施进卿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郑和,脸上挂着一丝笑容,说道:“三宝太监,久闻您智勇不凡,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呵呵!谬赞了。”

郑和淡淡的笑了笑,然后指着座椅道:“坐吧,不知贵方此番前来,究竟所为何事?”

施进卿微微一笑,指了指自己身侧的座位,请陈祖义的手下先坐下,然后才自己坐下开口说道:“大明天军至此,我等前来恭迎,并带了些果蔬淡水,以供天军使用。”

见施进卿绝口不提其他,郑和似笑非笑,只道:“这位施将军,你可知道我此行的目的?”

施进卿摇头,先是装傻充愣地答道:“不太清楚。”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郑和站起身,掸了掸官袍,冲北行礼后缓缓开口:“我们此番前来,乃是奉皇命向四海宣沐王化,顺路剿灭南洋的倭寇和海盗,清通商路,为天下除害。”

还没等陈祖义派来的亲信发作,旁边的王景弘又补充道:“至于哪些人是倭寇和海盗,哪些人不是,倒还需要仔细甄别。”

施进卿按住旁边人的袖子,笑着道:“几位上国大人放心,我们三佛齐国绝对不会藏匿倭寇海盗,旧港都是守法商人。”

陈祖义的亲信微愣了一下,随即默不作声。

这人也是个机灵人,被陈祖义安排过要刻意麻痹明军,刚才想要发火,也只是为了维持正常反应不露出马脚,其实他对这次谈判是无所谓的态度……随便施进卿怎么谈,自己给些该有的正常反应就好了,反正最后的结果也是不作数的。

前来谈判的两伙人各怀鬼胎,陈祖义的手下只想意思意思,施进卿则是知道自己做不得准,准备单独与明军媾和,因此表态非常含糊,既不与郑和谈拢,也不谈崩,而是在来回推太极。

郑和见状,也晓得这里面或许有些猫腻。

要么是旧港这些人打算跟明军虚与委蛇,为整军备战争取时间;要么就是两拨人内部有矛盾,待会儿还要单独各谈各的。

但郑和略微有些低估了旧港内部的内讧程度。

待安排这两拨人住下后,又有舰队外围的警戒船只派人来报,说是有三佛齐国王梁道明的密使。

郑和又接待了梁道明的密使,在证明了身份后,这次密使倒是不再兜圈子了,而是认真地开始了与明军的谈判。

但是谈着谈着,密使却觉得有些不好谈了,只得带着明军的条件,返回旧港去询问梁道明。

可郑和却丝毫都不着急。

汝南郡王朱有爋疑惑道:“迟则生变,三宝太监为何这般镇定自若?”

郑和微微一笑,只道。

“国师早有安排。”

朱有爋一时惊讶,有些费解地问道:“国师早有安排?难不成是锦囊妙计不成?”

“哈哈哈哈!倒是让你猜着了,国师让我到旧港之前便拆开。”

郑和大笑着打开了一个盒子,这盒子他早就拆开过了,这时只是给朱有爋看一看。

信纸上面正是姜星火的笔迹。

姜星火不仅提及了那个姓施的地头蛇,而且还说了陈祖义会诈降,只需小心即可从容应对。

说白了,姜星火也就是以前刷短视频看到过一个什么“你知道吗?大明的国土曾经已经抵达了南半球”,笼统的记下了有个姓施的人是大明任命的旧港宣慰使,而在攻克旧港的过程中,著名海盗陈祖义曾经向郑和诈降被识破,所以便写下了这些交给郑和。

至于姓施的到底叫啥,姜星火早就给忘了。

不过郑和经过一番打探,很确定就是眼前的这个使者,施进卿。

而陈祖义诈降这种事情,其实没有姜星火的提醒,郑和和王景弘也都猜出来了,但既然有了姜星火的预知,那么就可以完全笃定了。

“国师之能,真是鬼神莫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