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春节(第2/3页)

皖南村在宏景西南,背靠霞山,面朝天心湖。

“负阴抱阳,背山面水”。

从风水的角度来讲,这就是风水宝地。

那也确实,皖南村大部分人姓周。得益于风水优势和诗书传家的传统,村里古时候出过三位状元,明代有位老祖宗官居光禄大夫,是周家官做得最大的一位。

除夕这天,林晚星和王法站在天心湖边。

零星有人在湖岸边写生,勾勒出浅淡春节景象。蓝天白云倒映湖面,岸边樟树和松柏长青。湖对岸粉墙黛瓦,是有千年历史的水墨江南村落。

屋檐上花灯轻晃,村里返乡,人来人往间是热闹的春节气氛。

导游讲完皖南村历史,开始讲天心湖的引水挖掘历史。说今天正好有祭祖仪式,他们运气很好,可以看到传统民俗活动。

林晚星呼吸着湖边寒冷爽利的空气,拍了两张湖对岸的风景照。

就在这时,微信提醒忽然跳出来。

她点开一看,是张天台大门上锁的照片,秦敖发来的。

她把照片给王法看:“都说了放假七天,果然是

“幸好出门了。”教练如此评价。

林晚星把刚拍的天心湖照片发送过去。

秦敖果然发来一段语音靠!你和教练出去玩了吗?这就把我们抛弃了!

林晚星按住语音键,王法忽然低头看她。她于是举起手机,放到王法嘴边。

是的。

王法微低头,凑近手机,简单干脆的两个字,从他薄削的嘴唇里轻轻吐出。

温热的气息吹到林晚星手腕上。

她下意识松开手,信息发送。

那边立刻不干了,微信铃声叮叮当当响起。

秦敖直接一个微信视频拨来,林晚星几乎都能看到学生们上蹿下跳的样子。

她举起手机,看着王法:“怎么办?崽子们太容易急了。”

王法倒是很干脆,直接戳下微信通话界面的红色挂断按钮。

林晚星心领神会。她把手机调成静音,和王法踏上进村的石桥。

湖风微凉,但阳光很好。

皖南村祠堂就在湖对岸正中。

左右两侧偏殿像展览馆,摆着老式织布机和近现代的喷水织机,墙上悬挂的照片,介绍周家的发展历史。

当时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宛南村一穷二白。改革开放后,在周老太太周知仙带领下,重新经营织造业起家。后因为化纤原材料被国外卡脖子的问题,周家决心进军石油化工行业,目前有用全世界产能最大的PTA工厂。

每次来皖南村参观,林晚星都要被迫听讲解员们介绍村民们的奋斗史。

现在,大部分村民早就不在村里居住,这里成了旅游景点。

但过年时游子归家,皖南村里外有了另外一种烟火气息。

隔壁主祠堂里点着长香,青烟飘过骑马墙,匾额上书“周氏宗祠”四个大字。

宛南村祭祖规模并不算大。

祠堂正中的摆着很多祭祀用的大碗,里面有花花绿绿的糕点等物。

地上有今早舞龙舞狮时落下的红色金色碎纸,天井里摆着一个巨大香炉,红烛矗立两旁。祠堂周围悬挂着十二生肖花灯。

林晚星和王法走进来的时候,有一对父母带着读大学刚回来的孩子来上香。

行李箱直接放在祠堂门口立柱边。女孩接过妈妈递来的香,点燃后,认认真真对着神龛鞠了三个躬。

解说员解释道,以前宗族规矩多,要全族人一起祭祀,连外姓都不许踏入半步。

现在跨入新时代,老太太说要有新时代的办法,一切从简。

不仅谁都可以进祠堂。

春节回村的村民,也随时都可以来上香。为的就是让外出的游子,有回家的归属感。

那对父母带女儿上过香后,就一起走了。行李箱碾过青石板,渐行渐远。

王法也学着那家人的样子,取了三支香。

工作人员见状,拦住王法:“小伙子,我们这是村里人来祭祖,游客没必要行大礼。”

王法微仰头,望着不远处的神龛。

想起王法同志点名要来皖南村,林晚星忽然意识到什么:“这里是你的老家吗?”

王法点头,对旁边的工作人员讲:“我外婆是周家村人。”

工作人员恍然大悟。

王法上了香,旁边的工作人员还找他们多唠了几句嗑。

王法讲了自己从小在国外长大。小时候有记忆跟外婆来这里祭祖,后面就再没回来过。

工作人员则问了王法是否在村里还有认识的亲戚,很热情地说可以带他们去找找人。

“有是有。”王法停顿了下,看了眼林晚星。

林晚星眼睛亮了,兴奋地道:“你竟然还有亲戚住村子里,我们是不是可以去蹭年夜饭了?”

“可以,不光能蹭年夜饭,你还能收很多红包。”王法顿了顿,略微附身看她,慢悠悠地说,“小林老师想去,我现在就可以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