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风雪◎

头上的凤冠没了, 轻松了许多,沈明酥刚要转过头,余光看到了前方不远处的一道身影。

沈月摇不会骑马, 只能坐马车。

几番兜兜转转,找了过来, 见到的却是尸身血海。

她不知道会是这样的局面。

她只想让姐姐救下凌墨尘,杀了赵帝,替爹娘报仇, 从未想过要置她于乱军之中。

她从刀枪底下穿过, 大声唤过沈明酥,厮杀声太大,沈明酥没有听到, 等耳边的一切声音都停下来时, 她先听到了沈明酥说的那句话。

她都知道了。

知道了她是赵家的人。

她要离开自己了吗?

脚下被刀枪一绊, 摔在地上后,沈月摇便没再起来, 瘫坐在地上, 看着离她而去的那道背影,又慌又怕。

姐姐要丢下她一个人了吗。

她终于转过头, 看到了自己, 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一阵, 但并没有朝她走来, 似是弯唇冲她笑了笑,但雪夜漆黑, 灯火零星, 她看不清她的脸。

沈月摇唤了一声, “姐姐......”

声音太小, 沈明酥没听见,但知道她想说什么,也知道她想要什么。

沈家的仇一日未报,她便一日不会安宁。

答应她的,她会做到,她这就去替她报仇,收回目光,沈明酥再也没有回头,唤了身旁的潘永,“公公,走吧。”

潘永忙让人牵了一匹过马,搀着沈明酥上了马背。

封重彦依旧站在那,倒没有上前来阻拦。

即便沈明酥是当朝郡主,怎么说两人也已成婚,也是他封重彦今日才娶进门的妻子,就这么把人带走了,有些说不过去。

且他带出来的禁军早就被凌墨尘的人马杀得七零八散,这会子能不能抽身,全靠他封重彦了。

太后殁了,忽然生变,宫中情况如何,消息有没有传到陛下耳中,援军何时能到,潘永此时都不能得知。

得先稳住封重彦,让其拖住凌墨尘。

潘永上前走到封重彦跟前,行了一礼,“封大人今夜能及时赶来缉拿逆贼,乃我大邺命不该绝,等奴才到了陛下面前,必会传达封大人对我朝的忠诚。”神色哀痛,又道:“如今太后殁了,想必宫中已经乱成了一团,此群逆贼就劳烦封大人镇压,朝廷的援军马上就到。”回头看了一眼马背上的沈明酥,“郡主乃赵氏一员,太后殁了,奴才不得不带她回宫吊丧,封大人放心,有奴才在,定会护住郡主周全。”

潘永说完,久久没有听到他回应,赶紧后退两步,叫上余下的人马,“迎郡主回宫。”

天上飘着雪,越落越大。

丧钟响完后,城内所有的欢呼声都停了下来,臣子无论此时在何处,都得赶回家中,换好丧服,急忙往宫门赶去。

宣门城楼上已换上了白灯笼,时辰未到,宫门尚未开,早到的臣子个个笼着袖,肃然庄重地躬身立在门外。

风雪一吹,脸上如同刀子割,鼻尖冻得发红,也不敢有半分失态。

这一夜里发生的事情太多,单凭自己打听来的消息,必然会有遗漏,身在官场的人谁都知道,可靠的消息能让人准确地摸清风险,不仅能救命,还能明哲保身,一人终究忍不住,轻声问道:“你们听说了没,前朝太子还活着。”

有一人打破先例出声,其余几人神色均缓了缓,没有吭声,想来是大伙儿是都知道了。

众人没有明说,但心里都清楚。

一山不容二虎。

前朝太子当真还活着,那如今宫中坐着的这位赵帝该怎么办。

当真会把天下还给周家太子?

想必没那么简单,片刻后又一人道:“听说那季阑松今夜被拉去了菜市口要刑斩,却被锦衣卫的人劫了......”

锦衣卫是国师凌墨尘的人。

刑部乃封重彦的人。

这两人又掐上了。

一个是想灭口,一个想救人,明摆着两个又在站了对立面,一个站赵家,一站周家。

朝中的两个大臣都及时地站了队,但这战队的情况,还不如不站,天平一样重,底下的臣子更摸不到苗头。

立在最后方一人忽然一嗓子道:“封家以‘忠诚’二字立世,以我看,简直就是笑话,今夜他封重彦扣押上千名国子监的学子,一把火不惜烧了明文两家,文阁老,明阁老不知所踪,怕是早就被他灭口了吧。顺景帝当年抛下一切,舍命保住了青州,护住了我大邺的二十万大军和百姓的安宁,胡军至今还心有余悸,举头三尺有神明,他就算是灭了两位阁老,还有这满朝的文武百官,百官的心和眼睛是雪亮的。”

众人起初都是小声议论,他这一嗓子出来,简直就是带吼的了,所有人都听到了,却没人去计较他是不是失礼,都被他那一番话震得心头一惊。

两位阁老没了?

惊愕封重彦手段的同时,人人心里都有了掂量,这等一动便要搭上整个家族人命的时刻,没有几人敢轻易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