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3/5页)

裴明淮发出了一声笑,英扬道:“你笑什么?”

裴明淮笑道:“杜如禹会武么?”

英扬摇头道:“他握笔杆子还行,若说别的……真是杀只鸡也不成的。”

裴明淮道:“这就对了,那凶手显然是个武林高手,行动如风。他要走,杜如禹能追得上?”

英扬哑然,裴明淮道:“好在你我却不是手无缚鸡之人。你如今可好?”

英扬道:“还好。”

裴明淮道:“据你们所言,往年人皮灯笼最后都会出现在通往升天坪的那条古柏道上。”

英扬道:“不错。”

裴明淮道:“县衙大门挂着的那两盏人皮灯笼,也不见了,想来已经被人带走了。你我这就去升天坪探上一探。”

英扬失声道:“去升天坪?”

裴明淮侧目看他,道:“害怕了?”

英扬沉默半日,笑道:“你都不怕,我有什么怕的。只是这里的人……”

裴明淮一跃上了围墙,朝隔壁那重院落张望。“那些乡民和衙役都昏过去了,既然在我们昏迷之时,对方都未曾下手杀人,想来现在更是无碍。不必管了,我们去了再说。”

英扬与裴明淮一路奔到了通向升天坪的古柏道前,两人都猛地停住了脚步。

人皮灯笼!

两排人皮灯笼,高高悬于柏树之上。风雨飘摇,灯笼便在风中晃动,黑夜里电闪雷鸣不断,只觉鬼气森森。

裴明淮站在路口处,道:“我初来黄钱县时,所看到的,与此无异。”

英扬叹道:“听杜如禹他们说,往年赛灯会,年年如此。只是初时只有一个灯笼,此后……唉,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裴明淮忽道:“为何这一年,还没到赛灯会,灯笼便出现了?”

英扬一怔,半晌方道:“确实古怪。”

两人走上了那条路,裴明淮边走边数,走到尽头时道:“八盏,那夜我见着的也是八盏。剩下的两盏……”

一言未绝,他便顿住。此时升天坪已在眼前,两根石柱上,各悬了一盏灯笼。一盏碧青,一盏则是色呈淡金,垂着鲜红如血的丝绦。两尊罗刹,在灯笼中隐隐灯光映照下,艳丽夺目,容颜如生。

英扬瞪着双眼,看了半日,道:“终于十尊罗刹都齐全了。”他脸上神情十分特异,裴明淮却一直往地上看,并未留意。这本是山路,下过暴雨后更是难走,一不小心就会踩进泥塘里去。“你看地上,都是乱七八糟的脚印。”

英扬回头看去,果然如此。脚印极多,大小都有,重重叠叠。当下奇道:“这就怪了,似乎来了许多人?夜里进升天坪,这些……都是什么人?”

裴明淮笑道:“我只知道,来的一定是人,不会是鬼。若是鬼的话,又怎会留下如此多的脚印?”

英扬也跟着笑,笑了几声,又突然止住了。他面露惊骇之色,指了山壁道:“那……那是什么?!”

裴明淮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虽有灯笼的光亮,却终究不够亮。除了壁画上的罗刹似在灯笼火光下摇曳不定,裴明淮并不曾看到什么出奇之事。他正要回头问英扬,忽觉得腰间一麻。裴明淮摇晃了一下,栽倒在地。

英扬走到了灯笼下面,幽光笼在他面上,他的脸一时泛白,一时泛青,竟像是从幽冥黄泉里走出的厉鬼一般。

“你……你为何要点我穴道?!”

英扬淡淡一笑,但映着灯笼的光,裴明淮看着只觉得惊心。“对不住了,明淮。不过你放心,我不会伤你。”

裴明淮厉声道:“你想干什么?”

“你可还记得,我曾对你说过,十罗刹现身之时,便是宝藏现身之际?”英扬说道。

裴明淮喃喃道:“玄机真是藏在这些灯笼之中?”

“正是。”英扬笑了起来,他的笑声回荡在黄泉渡,伴着吹过芦苇的风声,裴明淮听在耳边,却多少觉得他笑得有些苦涩之意。

“明淮,我知你满腹疑团,如今我就一五一十地告诉你,绝不会再有所隐瞒。我的身世,你一直是知道的,我并没瞒过你。我在跟你说我祖上的事的时候,只当是酒后的空话罢了。我根本没料到有朝一日我也会来找那笔珍宝。”

英扬眼望远处,缓缓地道,“数十年前,这里发生了一起惨剧,个中详情,你也是全知道了。其实到了现在,我们都心知肚明,这乃是一桩大大的冤案——当日的那位刺史,是有所图的,他图的,就是那笔昔年我祖上留在西域的那批珍宝。那刺史起了贪念,为了加他们一个‘聚众谋反’的罪名,也下了偌大功夫,最后却不可得。卷宗里所写甚是吓人,电闪雷鸣,河流变色,教众中的首脑咬破舌尖发毒誓以咒之……”

裴明淮冷笑道,“我看了却只觉得,当年执笔那人的文采实在不错。想必是他印象深刻,故此写出来也极为惊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