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第3/5页)

“咳!”

慢条斯理的一声咳嗽一下子惊到了茉雅奇的小爪子,茉雅奇正襟危坐,冲着佟安宁露了一抹乖巧的笑。

同时心中有些郁闷,都到了盛京,她今年都十八岁,在宴会上连口酒都不能喝。

康熙注意到两母女的互动,无声地笑了笑。

说实话今日的宴会没什么意思,留守盛京的官员大多都是混吃等死,若是真干实事,盛京也不会这副样子。

还好有康熙在上面坐镇,下方的大臣行为克制,宴会平平无奇地过去了。

第一天,康熙就对盛京地区的事务进行了整饬,三天后,从康熙从盛京开始出发,往东北走。

经过半个月的路程,康熙带着人一路到达吉林乌喇地区,巡视了黑龙江上游的瑷珲城。

然后一路北行,一直到黑龙江的下游奴儿干城,奴儿干城是在《尼布楚条约》后,康熙在下游新建的城,还有专门的港口,十年前,康熙送给茉雅奇的那艘船就是这座港口的标志性船只。

佟安宁觉得那艘船可以退役了,新的“茉雅奇号”马上就能下水了,到时候佟安宁打算将现在这艘船放到港口做展览。

虽然京城现在正值炎夏,但是奴儿干城已经是初冬气温,有时候还会飘点小雪花,让茉雅奇十分惊奇。

不过大概是因为长久的舟车劳顿,佟安宁到达当地后,直接染了病,也不能随着康熙去上下游巡视、打猎了,直接窝在被窝里养病了。

茉雅奇想要留下来照顾她,被她赶了,茉雅奇心心念念地好不容易来到这里,就应该好好玩一下。

康熙这次在奴儿干城待了一个多月,还带着茉雅奇去了边疆看了和沙俄的界碑。

而且还不止一次,第一次去的时候,遇上了沙俄那边的人,对方也是来打猎的,还是一位公爵,听闻大清的皇帝带着公主在附近巡视,就想拜访一下。

双方当时的氛围还算平和,甚至双方还互换了猎物。

不过回来时,康熙对佟安宁说,“俄罗斯人无礼,身为公爵,居然不向朕下跪,而且还想摸茉雅奇的手。”

他虽然了解国外的一些礼仪,但是他乃大清帝王,对方只是一个公爵而已,又不是使者或者王子,见到他居然不下跪。

他不信对方不知道大清的礼仪,还有大清女子的避讳,对方看到茉雅奇的眼神,明显就带着其他意味,还好茉雅奇没被对方迷惑。

佟安宁:……

这事她不做评价。

说不定对方回去后,还觉得自己做的挺好的。

八月中旬,康熙结束东巡,从奴儿干启程回京,离开那天,下起了大雪,和京城柔软、轻盈的雪花不同的是,奴儿干这边的雪是锋利的,是猖狂的,狰狞的大风将雪花搅得七零八落,乍一看仿佛下了浓雾一般,可是却没有雾的温柔,一伸手,仿佛千万枚冰针夹在在其中。

茉雅奇将手往外探了一下,感受到指尖的疼意,立马收回了手,然后一把扑到佟安宁怀里,“额娘,皇阿玛就将这地方给我了,怪不得那么大方,您看看外面这情况,我吃大亏了。”

“哦!”佟安宁感觉暖手炉有点冷了,拿了出来。

旁边的珍珠又给她递了一个。

茉雅奇见她这样,噘起了嘴,“我生气了,不哄不开心。”

“那就气着吧。”佟安宁捏了捏她的小鼻子,“皇上不过是想找个理由,真将黑龙江交给你打理,额娘赚再多的钱,也填不了窟窿,除非……”

“除非什么?”茉雅奇好奇道。

“除非有了人。没人的话,就是再多的钱投进来也是无用功。”佟安宁淡淡道。

就不知道,经过这次东巡,康熙会不会解除“禁关令”,都到康熙四十年了,也时候做出改变了。

茉雅奇眼珠子转了转,一把抱住佟安宁的胳膊,“要不我去劝一下皇阿玛,看看能不能将‘禁关令’撤了,不过若是撤了,会有人来这里吗?这里也太冷了。”

“只是温度低些,这里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土地肥沃,当然有人愿意过来。”佟安宁笑道。

茉雅奇点了点头,起身坐到了一旁,轻轻地撩起了厚实的帘子。

天地飞满了雪花,许多东西只能看出一些轮廓,她跟随父皇东巡以来,一路上,并没有见到多少人烟,就是见到了,大多离得远远地跪在地上,看不清面容,只能依稀看到他们身上的衣饰,可以看出,北边的百姓确实没有南边的百姓富裕,额娘每到一处时,总会以她这个公主或者皇阿玛的名义给当地的贫苦人送粮送衣。

茉雅奇觉得额娘有些委屈了,即使用自己的名义,皇阿玛也不会介意。

当时额娘玩笑道:“我可没有那么傻,你看皇上也没有白担功劳,之后主动赈济贫苦的百姓,不用我干活,旁人也不会逼着我做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