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4/5页)

于是周武帝下场收拾佛门众人,拆除寺庙,让许多和尚还俗或者服兵役。

唐朝时期,佛教算是第一国教,可惜自己不珍惜,许多寺庙利用人们的信仰大肆敛财,而且僧人的地位非常崇高,甚至影响正常的社会生活。

这让唐武宗不能忍,毕竟人吃五谷杂粮,信仰又不能当饭吃,所以第三次对佛教的打压运动又开始了。

佟安宁:“国外的神权更大,国王登基要经过上帝也就是教皇的允许,国王娶妻也要教会的允许,只有被教会承认的事情才是合法的,否则就是无效。不过你放心,人家现在变了,已经不这样了。

宗教改革运动后,确实对英格兰的发展有了益处,不过因为本身制度弊端,那些宗教改革的新兴势力,大搞圈地,赶走佃户,造成许多百姓流离失所,让社会动荡不安,啧啧!百姓过得苦啊!”

康熙闻状,微微挑了挑眉,看来佟安宁是话中有话,大清入关以后,圈地问题日益严重,确实有不少人怨声载道。

“那亨利八世这个国王做的稳吗?”在他眼里,英格兰那个地方的统治者还不配称为“皇帝”。

佟安宁抿了抿嘴,“应该是稳的吧,宗教改革以后,神权不在,他就是名副其实的最高统治者。”

康熙闻言,满意地笑了,“安宁,朕不知道你对于英格兰的了解是从哪里来的,但是在朕眼里,亨利八世这些还算是个合格的国王,看来你不喜欢他。”

佟安宁:“他花心、滥情,娶了六个王后,一辈子都想生个儿子,最后还不是女儿当了女王,这就叫报应!哼哼!”

“……”康熙心中叹气,他怀疑佟安宁是故意糊弄的,那本书里对于“宗教改革”估计提过一嘴,可是将佟安宁却知道的很详细,等到下午休息时,他宣几名传教士问一下。

为了防止露馅更多,佟安宁补充道:“当然这本书只写了亨利八世和他六个王后的爱恨情仇,我注意到他,就是因为他生了一个女王,皇上,你与其了解他,不如了解一下这位伊丽莎白一世,在我看来,比她爹要强。”

伊丽莎白一世,英国黄金时代的开创者,向海盗颁发“私掠许可证”,引导英吉利的海盗去海外掠夺,授予他们合法攻击、掠夺敌国商船的权利,等到了解她,估计康熙就能对海外有个粗略的认知。

“哦?真的吗?”康熙眸中带着三分狐疑。

佟安宁点头,见康熙眸中起了兴趣,她开始转移话题,“皇上表哥,你刚才扒拉我干什么?”

她看书看的正好好的,被他扒拉一下,差点将书籍甩出去。

康熙见她自动起了这个话题,长长叹了一口气,“安宁,你应该会知道平西王、平南王、靖南王吧。”

佟安宁一脸疑惑,“三藩反了?”

可是看康熙这模样,并没有多着急,她只知道今年三藩会造反,从年中等到现在,马上快要到年尾了,还没有听到消息,难道“三藩造反”这事被自己这只蝴蝶扇的推移了时间。

康熙摇头:“还没有!朕刚刚看了看户部呈上的折子,发现国库空虚,如果打起来的话,恐怕会捉襟见肘。”

三藩兵力强悍,而且如果一旦造反,可能会有不少汉人追随,到时候压力更加大。

佟安宁闻言,眨巴眨巴眼,一脸无辜道:“皇上表哥,你和我说这些什么?我只是一名无知弱小的嫔妃,连紫禁城都出不去,更不用提上战场打仗了!”

无知?

康熙嘴角直抽。

佟安宁若是无知,让其他女人怎么活!

康熙见她一脸防备,忽而笑的和煦,“安宁,朕知道你聪明,你是不是早就猜出来了?”

旁边伺候的梁九功一头问号,皇上和佟主子在打什么哑谜。

佟安宁后退,挪移到睡榻边缘,带着几分戒备道:“皇上表哥,你康熙七年借我的十万两白银,康熙十一才还,而且休想诓我,你的私库还有钱呢。”

根据妹妹的调查,康熙的私库至少有二百五十万两银子,打个仗应该能撑一两年。

康熙见状,不再客气,“五十万两银子,老规矩,朕给你写欠条,盖玺印,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佟安宁:……

她一言难尽地重新打量了康熙一遍。

上辈子经常看“九龙夺嫡”方面的历史,知道这位将来借给了朝中文武大臣许多钱,自己讨不回来,连累儿子黑着脸去讨债,好人他当了,白脸让儿子抗。

果然是君心似海深,难测啊!

搞不懂到底经历了什么,康熙后面居然变得那么大方,想到这里,她摊开手,“皇上,借钱也行,等到三藩事情结束,你要借给我一百万两!走私库还是走国库,您看着办!”

先让他过过当债主的瘾,看看心不心疼,不心疼,自己就再借一百万两,总能将毛病改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