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4/5页)

和鳌拜过往对待他人不是株连就是灭九族的做法,简直称之为仁善了。

但是对其党羽,则是没有这么宽宥了,有一个算一个,只要是鳌拜的从党,全部处决,至于名单,由佟国维提供。

没等康熙终于松口气,高兴几天,六月下旬,辅臣大臣索尼病危,康熙亲自带着皇后赫舍里氏亲临府邸看望。

对于索尼这个辅臣大臣,他是感激的,如果不是他帮忙,鳌拜绝对不会如此轻易除掉。

临死前,索尼最后一次上呈奏折,请康熙亲政天下,康熙痛哭流涕,褒赞索尼忠心为国。

慈宁宫的太皇太后得知索尼病逝,也是唏嘘,同时暗自庆幸,在年初就将鳌拜给除了。

否则若是索尼病逝,恐怕会让鳌拜重新崛起,一家独大。

“苏茉儿!”太皇太后喊道。

苏麻喇姑上前,“主子!”

太皇太后:“索尼走了,你代我去送他一程,顺便安慰府中其他人。”

至于索尼身上的爵位,大概是察觉自己时日无多,两月前,索尼就上奏定了继承人选,让第五子心裕袭替,索尼虽然看重索额图,奈何对方不是他的嫡子。

索尼病逝后,京城的有名有姓的各家都派人去看望,没看到皇上和皇后都过去了吗?他们能敢怠慢吗?

而且就算赫舍里一族没了索尼,可是宫里还有一个中宫皇后,听说可是索尼亲自教导出来的。

……

等到索尼葬礼结束后,苏克萨哈和遏必隆联合上奏,请康熙遵循先帝顺治十四岁亲政的先例,恭请十四岁的康熙亲政。

朝堂上,苏克萨哈一把鼻涕一把泪,声音恳切道:“皇上,索尼大人临终前,念念不忘的就是您亲政啊!”

康熙听他提起索尼,想起老臣病榻前对自己的期待,也是眼圈泛红。

遏必隆看着哭的甚为伤心,仿佛死了爹一般的苏克萨哈,眼中闪过一丝嘲讽。

苏克萨哈这家伙惯会见风使舵,先帝爷时,看摄政王多尔衮情况不对,立马背叛多尔衮投奔先帝爷,这才得了辅臣大臣的位置,真不怪鳌拜讨厌这家伙,实际上他们都讨厌苏克萨哈。

“皇上,苏克萨哈说得对,请您亲政!”遏必隆同样走出来,跪在场中。

有了他两人带头,其他亲王贝勒接连出来,然后是文武大臣,佟国维混在第二波的人群里。

不是他不想出风头,也不是他不忠心。

要说这太和殿中,论对康熙的忠心,他佟国维可以排进前三,奈何地位不高。

奏请皇上亲政这事,只有两个辅政大臣有资格牵头,他们是受先帝爷临终托付,如果由他先出来奏请,风头是出了,可是坏了规矩,还和同僚有了嫌隙,再说也没有这个效果。

康熙坐在金座上,俯视下方跪伏在地的文武百官,内心汹涌澎湃,他此时比何时都明白自己帝王的身份,他瞳孔微颤,强压着激动,“众卿所托,朕不可辜负!”

满朝文武闻言,再次叩拜,“皇上英明!”

……

除了将鳌拜的危险消除后,康熙还有另外一件喜事。

九月二十日,康熙的第一个儿子承瑞出生了,不得不说,这个孩子出生的时机很好,皇上将要亲政,而是朝廷局势稳定,还是皇帝的第一个儿子。

许多人感慨,如果不是生母马佳氏出身低,这个皇子可以说是无短板了,就不知道皇后能不能容下这个皇子了。

孩子的出生更是向朝堂和世人宣告,他们的皇帝已经长大了,原先大婚如果尚且不能证明,但是现在长子都有了,他们皇帝是个男人了。

佟安宁听说康熙当了父亲时,神情有些恍惚,时间过得真快,康熙居然当爹了。

她记得这个马佳氏就是之后的荣妃吧,生的几个孩子都没有留下,第一个好像很早都夭折了,不知道是因为生母生育年龄太小,还是某些阴谋,

……

十月,紫禁城举行了亲政大典,康熙登临太和殿,昭告天下,他要开始亲政了。

现在索尼病死、鳌拜被拘,康熙的亲政是名副其实的。

为了表达自己的激动,他决定将每日的休息时间减少一个时辰,用来处理国家大事。

听闻这消息的佟安宁:……

真不愧是未来的康熙大帝,这么小就对自己这么狠。

佟安宁忽然有个疑惑,康熙不会因为太勤快,个子长不高了吧。

因为他的个头蹿的速度,就是比身边人慢根据现代科学,缺少睡眠,就是不利于长高!

想到这里,她就给康熙写了封信。

大致意思是【皇上,你悠着点,小心因为休息少,长成矮麻子。】

……

接到信后,原先因为功课有些困顿的康熙瞬间清醒了,阴沉沉道:“佟!安!宁!”

听到这熟悉的语调,梁九功一下子精神了,满脸堆笑地靠近康熙,“皇上,格格又怎么惹到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