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汪汪汪》(第2/3页)

他跟路露提过,想成为柳苇的“金主”。

这个金主不是有性意味的,而是另一种意思,等于就是当钱包。

捧一个女艺人是很花钱的,需要很多置换的资源,有时她需要带资进组,有时她需要跟品牌交际,有时她需要媒体资源,等等。

路露和陆北旌的公司可以用别的资源去置换她需要的资源。

——其实就是用陆北旌的资源去换柳苇的。

路露之前就是这么做的,就是把陆北旌的形象跟柳苇绑在一起。要请陆北旌拍广告就要再签一个柳苇;要请陆北旌上节目接受采访就要再加一个柳苇。

就连《汪汪汪》的前期宣传招商,都把陆北旌拿来当招牌,说柳苇是陆北旌的女主,也是他公司的艺人,主推。

这也是陆北旌自己不介意去奶柳苇这个新人。但有些资源,陆北旌自己也够不到,像一些年轻的品牌就从来没考虑过陆北旌,毕竟他看起来不年轻了。

现在娱乐圈的“年轻”正在不断的内圈,以前不到三十岁都可以说年轻,现在年轻单指二十五以下,超过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都有点老了。

这跟娱乐年龄的不断下降有关。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小学生基本都拥

有手机了,他们的时间充足,没有生存压力,信息渠道窄,容易被煽动等特点让小学生成了娱乐圈新的水池,为了迎合他们,圈子里的评价标准也在不断改变。

但是,有一种等价物是在任何圈子里都适用的。

那就是钱。

只要钱砸到位了,什么资源都能手到擒来。

杜海丰就是这个意思。

只要柳苇需要某个资源,他就去砸。

这种事在圈子里也常见,男女艺人都有,连童星都有,为自己找投资人是个常规命题。

路露却很平静,因为柳苇对红没有执念,她跟陆北旌一样,甚至比他还好带,她连对演戏的执念都没有。

路露问:“那我们苇苇需要做什么呢?杜先生。”

杜海丰很上道,说:“我不缺性资源,这个你放心。柳小姐在我眼里,是一个王牌,我认定她会走上这个圈子里的顶峰,她会有很强的吸金能力,我现在是在投资她。”他点着桌子说,“我甚至不需要跟她签一份合同,因为我们以后会签很多份商业合同。”

杜海丰:“我以后会收获更多。”

路露等杜海丰走后去找陆北旌,两个男人坐在一起抽了一缸的烟。

陆北旌:“我不太擅长看人,但杜海丰的风评还可以,我没听说他有什么毛病。他是个挺纯粹的商人。”

纯粹的商人就是,会把一切都看成是商业活动。

所以不用跟他讲友情,也不必讲交情,他的兴趣只有赚钱一种。

路露:“他现在把苇苇看成了一个项目。”

陆北旌:“一个他非常看好的项目,只是现在柳苇的吸金能力还不能入他的眼,所以对他而言,现在是培育期,他有耐心等待。”

路露:“你觉得他期望苇苇走到哪一步?”

陆北旌:“一个符号。”

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一个描述这个时代的影星时无法跳过的符号。

路露其实听出来了,但他对柳苇都没有这么高远的期望,一个外圈的投资人竟然有这么大的野心。

两人商量过后,都决定还是顺其自然,都不必跟柳苇提的,提了她会害怕的。

杜海丰现在只是在洒钱,不签合同,一切的回报都要等柳苇走到那个高度之后再说。他倒是不必怕柳苇会赖账,目前的影视上还真没出现过影星火了以后赖投资人的账的。

那才叫真得罪了一圈子的人。

杜海丰跟陆北旌不一样,他不需要柳苇只跟他合作,只参与他的项目,因为到那时,他自己一个人势必也不可能吃下所有的项目,他肯定也会做一些交换,那对他来说不是吃亏,而是投资的另一种变现方式。

当然也有万一,就是万一柳苇没走到这个高度,发生意外或是最终没红起来。

……反正没合同不用赔钱,再说投资失败也很正常,杜先生应该可以接受这个结果。

两人商量完,路露就亲自去学校看望柳苇,顺便跟她提了《汪汪汪》已经立项的事。

路露:“剧本已经开始编了,编好给你看,你可以提提意见。另外男主角需要选一下,等过了初选就把照片拿来给你看

。”

柳苇惊讶:“为什么给我看?”

路露:“你是女主角,当然要给你看了,他跟你合作一整部电影呢,你不挑个顺眼的?”

柳苇:“……”

这感觉够刺激。

柳苇还拿到了男主的人设。

因为原著小说的缘故,男主是军人,后来退役,所以人设中的条件有:皮肤黑、有肌肉、身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