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夜未央的烂摊子(第2/3页)

这时殷青青穿着淡青色素裙,面无表情地端上两杯茶。

“咦?”喜儿看了殷青青一眼,心中纳闷。她平日不住王爷府,自是不知府上何时多了一位陌生的丫鬟。但喜儿没多问。

只见喜儿五指张开,中指屈向掌心,无形无色的丝线自袖中射出,茶盖凭空掀开,悬于半空。她端起热茶轻抿一口,润润喉,偷偷用余光瞥了殷青青一眼。

殷青青低着头,对喜儿这一手没有流露出半点反应。

是门内人。喜儿喝着茶,偷偷确认了这一点后,见王爷没有让殷青青退下的意思,琢磨一二后,便继续道:

“这些年十二月都借着渡鸦,由夜主亲自联络,如今天下渡鸦尽数死去,夜未央旧部分散各地,除北方的旧部之外,其余东、西、南三方旧部,一时间喜儿也难以与之取得联络。”

郑修当然是故意让殷青青在场旁听的。

殷青青现在是他的人了,同时也是他与大帝之间沟通的桥梁。大帝不久前都送“玉筷子”催促郑修办事,如今郑修矜矜业业地处理着夜未央的烂摊子,总得让这些业绩“无意中”传进大帝耳中才是。

嗯,王爷就该这么当。

郑修平静喝茶,心中自赞。

“至于昔日的十二月……”

喜儿这些年的“卧底”可不是白当的,掰着指头开始数数:“上弦壹,我问了许多人,在‘壁水’位置上坐了十年的姐姐告诉我,她也从未见过上弦壹,几乎是一个传说,她甚至怀疑是否有这号人物的存在。”

“上弦贰,传说在上弦叁入夜未央前,他是夜未央内的第一高手。自从凤北大人入了夜未央,就罕有出勤,与退隐无异。”

“上弦叁凤北,在王爷府上住着,自不必说。”喜儿眯着眼睛笑了笑。

“上弦肆,‘影子戏’君不笑,不久前在蜀州与凤北大人起了恩怨,如今回到皇城,在戏班子里唱戏,自从渡鸦死去后,他似乎没有回夜未央的打算。”

“上弦伍,‘活死人’司徒庸,走‘医者’门径。他虽然领着夜未央的俸禄,可喜儿听说,他在当上上弦伍第一个月里,就将渡鸦给……”喜儿心有余悸地作出了一个“一刀切”的动作,忌惮道:“剖了。据说是一个怪人,只治疑难杂症,不出勤。”

郑修听到这里,忍不住眉头一皱:“司徒庸竟是夜未央的人?”

喜儿咯咯一笑:“说句实在话,司徒庸不太给夜主面子,只挂了名,但从未办过夜未央的事。不过夜未央里,从前有谁受了伤,司徒庸倒是不吝出手救治,勉强算半个夜未央的旧部吧。”

“至于上弦陆,”喜儿说到这里,眸中流露出几分忧色:“他算是喜儿半个师傅,当年喜儿入夜未央时,正是他领我入门。”

“此人如何。”

“为人爽快,乐于助人。是个难得的好人。”喜儿给上弦陆发了张“好人卡”后,忧心忡忡道:“可是他后来失踪了。”

“大约在半年前,也就是我与凤北、郑善前辈南下寻找食人画不久,北方传出有蛮子骚扰边疆的传闻,其中……似乎有些不妥,夜主下令,他便去了,至今音讯全无,生死不知。”

又是夜主的命令。

郑修总觉得烛在四处布局,听到此处心中莫名生出几分焦躁。

“以上,便是夜未央旧部中的‘上弦月’,上弦月中每一位,至少有‘小天位’的实力。”

天位与星位,是用战斗力单位“神武军人”作评定标准,郑修对这套实力评定一向嗤之以鼻。奇术师的术根本不能以常理上的“强弱”去衡量,就拿他自己来说。如今他全力出手,锤个“上弦肆”君不笑轻轻松松,他总不能故意跑到军营里评个大天位吧?

想到此处,郑修并未在意喜儿说的“什么鬼天位”,点点头,示意喜儿继续说。

“至于昔日的下弦月里,下弦壹、下弦贰、下弦叁、下弦伍,往常最为勤快,几乎都在大江南北地跑,一时间难以联络得上。喜儿唯一知道的,便是‘下弦肆’,有‘不动刀’之称的‘顾秋棠’,他的一身刀术出神入化,以武入奇,颇为神奇。”喜儿不知郑修早与顾秋棠交过手,对顾秋棠的来历稍作解释后,便道:

“在蜀州里,顾秋棠与凤北大人结下仇怨,如今在三十里外的山谷中隐居,我遣人送信给他,但信使说,顾秋棠看了信后,拒绝再回夜未央,决定潜心参悟刀术,闭关不出。”

“除十二月外,二十八星宿向来由夜主单线联络,除喜儿熟悉的几位外,其余的都分散在东西南北,要想重新集结……恕我直言,还不如让十三哥找家中几位好手顶上。”

她言下之意是,有好些个“星宿”,还不如兄弟会的刺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