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逐日者(第2/3页)

有点模糊的印象。

谢洛河并未注意到郑修此刻面色沉凝,她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中,缓缓说道:“而后,我在多年的查探中,发现了一件事,历史上曾有许多传说,有着许多奇人异事,有的人容颜不老,有的人目可夜视,有的人仅凭一双肉足日行千里,有的人如那位烛,断肢重生。后人大多只当这些怪事,是古人无知臆测,懵懂愚蠢,只当传说是笑话,没有人相信这些怪事。”

谢洛河说到最后,声音空灵,随着路面颠簸在微微地颤着,语气一顿,谢洛河道:“除了我……我信。我后来发现,这种种传说,有七成的异事,仿佛都在说着……同一个人。此人,活了将近八百年。”

“再后来,我循着历史上,那人的足迹,最终不远万里,跨越千山,横穿大漠,抵达了大漠的尽头。最后,到了那处,我终于确定,那人曾到过大漠的尽头,并留下了一段清晰的传说。”

“上面写着,名为烛的高大男人,赤足飞奔,日行千里,如雷霆闪电,他崇拜烈日,朝落日方向跑,一路向西,跑啊跑啊,他独自跑过千山,越过万水。终于,他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将烈日握于手中……被融化了。”

“大漠里的人,与世隔绝,将那人奉为仙神再世,打造石像,同时将这段离奇的传说,以壁画记载,代代相传。”谢洛河声音轻飘飘地,浑身偎依在郑修怀中,神情安逸,看起来郑修的怀抱令她无比安心,又或许是因为,在马背上颠上颠下宛如云端般的快感令谢洛河不忍远离。

谢洛河稍稍一动,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才道:“大漠居民将那人称为……逐日者。他们认为,烛的最后,并非被烈日融化,而是与烈日化作一体,于是他们将天上的烈日,当作烛的化身而祭拜,并成了当地的习俗流传下来。”

当郑修听及此处,猛然惊呼:“我想起来了!”

郑修一时激动,抱紧了,害得谢洛河抖了一下。

“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了!在不久前……不,在两百年后……啊呸,在你的梦里,我与和尚,也就是你哥……”郑修总觉得这关系很怪,一时捋不清,便索性不捋,一口气将他与和尚碰见“百年虫”,也就是“棉蜕”一事娓娓道来。

“当时,那位老净巫曾让我看了一本古籍,名为《常闇密录》,里面除了记载着‘百年虫棉蜕’的怪事外,确实还写了‘逐日者’!”

“原来你知道。”谢洛河嘴上如此,可实则却对郑修听说过这段传说没有表现出太多的震惊,点点头,道:“在大漠深处,有一处名为‘日蝉谷’地方,毗邻绿洲,有百人村庄坐落那处,他们便是信奉‘逐日者’,且在数百年间,将壁画保存得非常完整。壁画上记载了一些,关于,嗯,常闇与异人的画面,我想带你亲眼去见一见。”

原本在谢洛河所在的时代,是没有关于“异人”与“常闇”的概念,可此时的谢洛河并非两百年前的谢洛河,此刻谢洛河借着凤北的记忆,明白了此事。

郑修好奇问:“你不记得了么?能不能画出来?”

谢洛河嗔道:“我又不是你,哼,我不会。”

“确定?”

谢洛河三番五次地忽悠他,整得郑修都快患上“谢洛河病”了,但凡谢洛河说的话就得怀疑一下。

谢洛河笃定道:“不会,不会就是不会。”

既然谢洛河一口咬死,郑修也没法逼谢洛河去画。况且,郑修隐约觉得谢洛河的举动并非在闹脾气,虽然谢洛河说的地方有万里之遥,甚至要横穿大漠,但既然谢洛河觉得日蝉谷山壁上的壁画如此重要,郑修认为,有值得一去的理由,说不定有所发现。

接下来的日子。

二人结伴同行。

大约一个月后,郑修后知后觉,发现自己又上了谢洛河的当。

离开漓城时,谢洛河分明流露出一副“我快要消失”的模样,可二人骑马走了一个多月,谢洛河仍是好端端的,没有半点变回凤北的迹象。

这让郑修更加笃定,以后谢洛河说的话,只能信半个字,再多都要不得。

他们离开时没有带半点盘缠,路上,郑修只能以卖画为生。每到一处人烟繁华的城镇,郑修便会以“公孙陌”的身份,画山画水画鱼虫鸟兽,因郑修那精湛的画技,以及天马行空的构图与意境,在西行路上,留下了不少美名。

在丹青界,渐渐流传起“公孙画师”的传说。

甚至郑修刚到一处,挂出“公孙”的摊子后,有人慕名而至,重金求画。

有不少前来求画的人,得知公孙画师有一个怪癖,山川鸟兽鱼虫皆可画,唯独不画活人。因为这独特的“怪癖”还引起不少富商猎奇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