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权势魅力(第3/4页)

而秦直道做为抗击匈奴的要道,战略意义极高,汉朝这些年的维护修缮还是做的很到位的,只是再到位,在几十年的使用下还是开始有了破坏,路面情况不至于糟糕到极致,但一尺深,又因为下雨等原因凹凸不同的车辙道走起来还是震荡的不行,即便韩盈有了准备,坐起来还是有种骨头都要颠散架的感觉。

没办法,还是只能骑马。

她对身边的燕武闲聊:

“我总觉着这车子减震设计错了。”

这个话题对燕武来说无疑有点超纲,好在这位主家在非专业方向要求向来不高,她耿直的回答:

“您现在再改也迟了啊。”

“何止是迟?我连怎么改都不知道呢!”

医学和造车那是隔了十个珠穆朗玛峰的专业,现代汽车减震原理她都是两眼一抹黑,顶多就是空间里有个自行车能看一看,可这种近现代才能出现的产物,中间必然隔着大量她不知道的技术壁垒,复刻是不可能复刻的,她心心念念的玻璃到现在还是彩色不透明的呢!

没有合适的玻璃就磨不了镜片,磨不了镜片就没有单透镜,没有单透镜就认识不了细胞,认识不了额,认识了其实也不一定能和儒家和封建迷信对轰,不过只要认识,医学上肯定会有极大的进步,而想要做到这点,还是得不计代价的往里面砸钱,这得有更大的,能决定国家财政走向的权力……

韩盈眯眼,良久,她收回看向车轮的目光,轻叹一声:

“不提这个了,燕武,你去将宗旭叫来。”

主家思维跳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燕武很少完全跟上的时候,时间久了,她也习惯性不跟,听吩咐后再动脑子,此刻韩盈一换话题,燕武也就直接应了下来:

“我这就去叫他。”

哪怕不是韩盈‘备选赘婿’的身份,光她记着这七个人,底下也没有敢苛待他们的,都是安排最轻省的活计给他们,还能像带半个儿子似的教导他们如何做事,至于为什么是半个,亲儿子能打,这些个是祖宗,可打骂不得。

当然,这里面不怎么包括宗旭,他对军中的事务极为熟悉,跟着来回骑马寻防一点儿都没有落下,周围人压根不用教,说上一遍做什么就行,这让周围人看他的眼神同样很古怪起来,有手有脚,也有本领的好儿郎,怎么想着要去做赘婿呢?

显然,韩盈也很好奇这点。

被叫过来的宗旭很是开心,笑的眼里好像带着星,他赶着马到韩盈身边,又控制着马落后韩盈半个马头,这才小心的问道:

“韩刺史,您找我?”

韩盈颔首,笑着问:“你对军中事务熟悉么?”

“大致是知道些,都是父兄教我的,肯定比不上那些军官。”

宗旭不知道韩盈问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心中多了几分忐忑,身体不自觉的向后靠,手更在身前,死死的握紧了缰绳。胆怯,提到军队就害怕么?

韩盈隐约有了猜测,她没有追问,像是没有发觉的继续开口:

“陛下派我督战,可我却对军中事务所知甚少,这可不行,正好你有所知晓,给我讲讲军中编制,军械,军种如何?

原来是这个,那没事了。

宗旭猛的松了口气,不让他入军就好,至于韩刺史问的,范围也太大了,他还真没个头绪。

不知道从哪里开讲,宗旭只能再问道:“这些东西太多了,我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说,您最想先听什么?

先听什么,韩盈也没有多少的头绪。

月前她和卫青说自己不知兵事时,还觉着自己只是谦虚,可后来再深入了解之后,才发觉葛胜这个参军讲的可真是一塌糊涂,连她都误导偏了,自己当年那运粮接触的真就只是民夫,大型、正规的军队复杂程度极高,光兵种就能有轻步兵、重步兵、骑兵、弓箭手、盾牌手、辅兵、杂兵、工匠等等各种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种类,更不要说兵种配合的阵列组合、军团的武器配给之类的内容,极为复杂,根本就不是半天能讲清楚,随随便便来个人就能上手的。

简而言之,现在的军队组织精细程度其实不亚于后世多少,倘若穿越者只有一本《民兵训练手册》,自身只是普通指挥水准,或者说毫无指挥经验的话,没有民兵热武器的加成,以这个时代的水准和将领对上,必然会输的极惨,因为民兵中的很多东西,老祖宗早就已经开始总结用上,甚至用的更好。

就比如,军中常说鸣金退、击鼓进,摇旗变阵,这肯定不是让士兵随便乱动,而是有组织的、成队列前进,那和后世的军姿军步本质上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而开始这方面训练的记载,则可以追溯到孙吴乃至姜太公的时期。

总之,过于复杂的军队,使得卫青回赠的兵书,韩盈其实只看懂了军法部分,而其它只看懂了字,没看懂内容——兵种有什么作用她都没理解呢,上哪儿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