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后续

播到第18集时, 《好日子》的收视率达到了3.96%,这部剧能不能破4,是云和卫视和剧迷们都很关注的事。

在目前的收视率排行榜上, 云和卫视排名第二, 仅落后于大江卫视, 甚至将青蓝卫视压了一头。

但客观来说, 《好日子》确实是林济当编剧以来少数没有日冠和年冠的剧。

不过官方和剧迷们所关注的并非《好日子》“失败”的收视率, 而是这部剧清一色的好评。

《好日子》和郭秀的故事实现了联动——就像《代号11》播出之后,更多如娄知那样的无名英雄被发现了那样, 各地的扶贫成果开始频繁地被大众所认知。

《好日子》官博评论区, 除了夸剧集质量和演员们的表演外, 最多的就是网友晒各地的基建图,还有不少晒自己家乡特产的。

就算《好日子》收视率不算高,G省当地的许多特产却通过这部剧被宣传了出去。

慕溪简直太高兴了,《好日子》播出期间,云和卫视这个名字被高频率地提起, 这算是为卫视省了一大笔宣传费, 虽然《好日子》是林济提出要写的,并非云和卫视自身的行动, 可到了宣传的时候,云和卫视却把所有夸赞自身的宣传语用上了。

毕竟……在《好日子》筹备的过程中, 云和卫视也是出了力的。

加上林济本人并不反感这种宣传方式, 云和卫视自然宣传得更卖力了。

有了《好日子》这个成功的例子,慕溪决定, 以后要主动挖掘G省值得拍的素材, 最近她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她发现, G省可拍的东西有很多,《淬火》里的工厂,《代号11》里的无名英雄,G省都有,只是他们一直没有挖掘这方面的资源,更没有将它们整合起来,浓缩到一个剧本里。

“还是得出高品质剧。”慕溪感慨道。

《好日子》播出之后,云和卫视电视剧部门认真分析过这部剧,得出的结论是——《好日子》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

这并不是一部展现林济本人最高水准的剧,出圈的也不是剧集的节奏、画面等,核心是故事,是出现在剧本里、和现实重叠的郭秀。

只是林济愿意去创作一些在旁人看来很冷的题材,而其他编剧却更爱抓热门题材。

热题材的观众体量的确更大,但问题在于,当大半编剧都去卷同一个赛道时,冲出重围要比冷题材更难。

……

第20集播出的这天,关于《好日子》收视率能否破4的疑问得到了解答——这一天,剧集的收视率是4.11%,距离大江卫视的《光辉灿烂》只有一步之遥,后者当日的收视率是4.23%。

“《好日子》最后一集能超吗?”

“感觉又回到了我当初看《代号11》的状态,成天盯着收视率,就希望它多少能涨一点,就好像《好日子》是我写的一样。”

“笑死,林济的剧看多了是会这样,每次都希望他破纪录,能超竞争对手。”

“《好日子》冲鸭!小林冲鸭!”

《光辉灿烂》是大江卫视本月力推的正剧,收视成绩确实不错,正逢青蓝卫视在同一档期推出一部口碑平平的都市剧,大江卫视因而重回收视冠军宝座。

《好日子》会杀出来大江卫视早有准备,按大江卫视方面的预计,林济的剧播出一半时收视率就该涨了,可没想,《好日子》居然和《光辉灿烂》一路缠缠绵绵到现在。

《光辉灿烂》也快到大结局了,如果这个时候被《好日子》抢走收视冠军,剧组上下都很不甘心。

因而,在《好日子》为大结局做最后的冲刺时,《光辉灿烂》也铆足了劲进行宣传。

两部剧在剧迷群体中都相当有口碑,《好日子》编剧是林济,《光辉灿烂》的编剧也是圈内一位相当擅长写年代剧的名编剧,对方过去的几部剧在收视上都有很好的表现。

剧迷们挺爱看两部高质量的剧彼此竞争,而且双方都是靠口碑、而非营销赢得收视率的剧,剧迷们各有偏爱,阐述自己喜爱的理由时,他们通常也只强调《光辉灿烂》或者《好日子》的优点,而非专注抨击对手的缺点。

两部剧的收视率差距实在太小,《好日子》大结局这天,林济一觉睡醒,就收到了华泰发来的消息:“林编,你和老章竞争这事,我绝对站在你这边。”

过了一会,楚天舟也发来了一条差不多的消息。

林济:“……你俩是不是约好了?我要把原话发给老章。”

两人:“No。”

再说了,什么叫他和章力纯竞争?准确说来,应该是大江卫视和云和卫视的竞争吧,关他什么事?

林济和章力纯都相当淡定,《好日子》和《光辉灿烂》所谓的竞争是媒体炒作出来的,两方都没有拉踩对方的想法,甚至可以说,只要剧集质量过关的话,《好日子》和《光辉灿烂》完全可以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