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打羽毛球

“这样挺好。”蔡云野对何以然两人的选择相当满意, “我倒是理解他们的想法。”

“我年轻时候一门心思想出名,那时候穷,当名导演才有钱花, 我就拼命拍戏拼命盼着红, 后来终于红了, 我才有心思去国影进修 , 后来又去国外读研究生。”蔡云野道, “年轻人红没红过,也没钱花, 你天天叫人家别惦记着红, 要能吃苦, 这不是有病吗?”

“就像现在有些人,自己工资高高的,不愁车不愁房,天天叫年轻人吃苦,你光叫人家吃苦, 怎么不把你那钱给人家分一点?”

蔡云野说得太有道理, 林济默默给他点了个赞。

“红了之后懂得收,这一点更难得。”蔡云野感慨道, “可惜我有年头没参与话剧了,不然真要和他们合作一次。”

林济道:“以后有机会的, 他俩又不是不拍戏了。”

《我欲成仙》大结局之后, 林济和蔡云野见面的次数并不多,这次再见, 是在星洲卫视举办的庆功宴上。

庆功宴上来了不少媒体记者, 因为只是小型活动,星洲卫视没有安排红毯, 不过记者们发现,活动虽小,来的嘉宾却一个比一个大牌。

“怎么连华泰和章力纯都来了,他们三家不是对头吗?”

“居然还有其他总监,话说……这是不是林济的面子?”

记者们左思右想,也觉得在场唯有林济能让几位卫视总监那么客气。

果然,先是楚天舟满面笑容地迎上了林济,之后是华泰和章力纯,几人所在的那一圈,寻常明星都不敢轻易接近。

“他们是不是想开个招标会?”记者小声吐槽道,“干脆霸着林济不放呗。”

“招标会是价格最低的拿,他们倒不如剪刀石头布,谁赢了谁拿下一部剧。”

记者们越吐槽越离谱,不过事实和记者们猜得差不多——几人都在探听林济下一部写什么剧本,好争取到先和他合作的机会。

楚天舟和章力纯都是利诱,华泰则不走寻常路:“林编,再不合作我都要退休了,别让我等到那时候。”

楚天舟&年纪比华泰大的章力纯:“……”

无耻之尤。

林济婉拒:“最近没空。”

他接了份新活——写词。

事情还得从《我欲成仙》出圈的片头曲说起,片头曲《问》邀请了胡冉演唱,爆剧加老牌唱将的组合,《问》很快就红了。

和《我欲成仙》收视率登顶收视冠军相似,《问》也在面世后不久就登顶播放量排行榜宝座,曲子本身好听,歌词也很受歌迷们欢迎。

在歌迷们眼中,《问》单听就很好听,往《我欲成仙》故事里一放,更是瞬间拉满氛围感。

所以,林济这段时间收到的邀约里,居然有一半是邀请他写歌词的。

林济:“……”

他一开始真的不信,马鑫和助理两人替他找来了这段时间所有的邀请,果然,卫视发来的邀请少了,邀他写词的歌手倒是越来越多。

林济怀疑,是卫视嫌他写剧本的效率太低。

马鑫:“……”

经纪人欲言又止,只能内心默默吐槽,卷王是不是都没有自己其实是个卷王的意识?

如果林济写剧本的效率低的话,天底下99%的编剧都会失业。

更重要的是,就看那几部破9的剧的收视率,分给任何一家卫视,卫视都会心甘情愿等林济三年。

卫视之所以显得不那么热衷,还不是因为林济的剧本太难等了?

到目前为止,只有旭日、星洲、大江、梧桐、青蓝和大秦六家卫视和林济合作过,但业内一共三十多家卫视,林济从现在写到老,也不可能和所有卫视都合作一遍。

与其期待一个没有可能的结果,不如先让林济给自家主题曲写歌词,这样也算是和林济合作过一次了。

林济不介意跨界,对他来说,写电影剧本是一种跨界,写歌词也是一种跨界。

他在工作室里憋第一首歌词的时候,田尧和闻庆两人来找他玩,林济一边编词,一边问两人知不知道写歌词的技巧。

闻庆很直接:“……我看起来像会写歌词的样子吗?”

林济:“很像。”

田尧出了个馊主意:“瞎编呗。”

“怎么瞎编?”

“拿出你骂人的劲来。”

林济:“……别污蔑我,我一直很讲道理。”

整个娱乐圈都知道他心胸宽广,从不胡乱骂人,和旁人相比,他只是表达欲略强了一些而已。

田尧和闻庆闻言都沉默了。

《逃生游戏》上映有一段时间了,田尧和闻庆两人却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两人至今没有签影视公司,和整个电影行业的牵扯不深,就算有公司邀请两人拍电影,两人考虑题材、阵容和剧本多个方面,还是犹豫着没接手。

“我俩注定当不了你这种卷人。”田尧看到工作室的资料就咋舌,“我怎么觉得比我上一次来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