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项目、古董和拍卖(第2/3页)

陈立鹏有点好奇,略微靠过去一点,扫了一眼资料上的照片。

照片上是一个瓷碗,旁边还有古董鉴定书。

这份资料赫然是一个古董瓷碗的鉴定资料。

胡于海摆了摆手,说道:“我对古董兴趣不大。”

冯云彬哈哈一笑,说道:“不瞒胡区长说,家父倒是比较喜欢鼓捣古董,我平时也会在国外找些古董回来,讨他欢心。

“这个瓷碗的鉴定书,我是从艺宝斋那里看到的,听说要在香江那边拍卖,我想拍下来,送给家父当生日礼物。”

话说到这里,陈立鹏眼中顿时眉头一挑。

因为艺宝斋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

那是区长老丈人名下的古董店。

艺宝斋的瓷碗,要拿去香江那边拍卖。

冯云彬手里拿着这个瓷碗的资料,还说想要拍下来。

这里面要表达的意思,不言而喻。

胡于海沉吟片刻,说道:“威利建工的项目的审批,我这边没有问题,但我们宁云区的书记现在正得势,他会不会卡着不放,就不好说了。”

现在宁云区里,刘健安因为上次的事情,确实话语权更大。

即便是胡于海,也只能暂时退避,不和他正面抬杠。

一听到刘健安的名字,陈立鹏就觉得头疼。

因为刘健安就是那种没办法买通的硬骨头。

不只是陈立鹏觉得头疼,冯云彬也觉得头疼。

不只是鹏程资本尝试走过刘健安的人脉,鼎盛资本也尝试过,但都失败了。

而且,在威利建工15亿项目上,一直就是刘健安在阻拦。

虽然这一次威利建工的项目,换成了竹围村那块地,但很难说刘健安还会不会继续卡审批。

之前,胡于海和刘健安是势均力敌的态势,那时候刘健安都要拦着不同意威利建工的项目。

现在,刘健安正得势,要阻拦这个项目,就更容易了。

“刘健安支持的方舟文化总部项目,不是都已经通过了吗?我们已经不和他争了,怎么还卡着不放?”冯云彬顿时有些耐不住性子了。

胡于海笑了笑,说道:“他卡着威利建工的项目,只是因为有人和你们争项目用地吗?”

冯云彬听到这话,顿时愣了一下。

威利建工送审的15亿项目,真实目的是什么,冯云彬作为鼎盛资本执行董事,再清楚不过。

鼎盛资本和鹏程资本,推进威利建工的项目,就是想要靠这个项目拿地皮回血。

至于项目本身,只要做得别太烂,明面上能看得过去就行。

因此,如果刘健安认定威利建工的项目,对文化产业园的发展不利,确实有可能继续反对。

冯云彬伸手撑在胡于海的椅背上,提高气势说道:“胡区长,你得帮我们想想办法。”

胡于海听到他的语气,有些不满,哼道:“我没有给你们机会吗?要不是因为方舟文化,刘健安也不至于想现在这么嚣张。”

原本宁云区的权力格局有点微妙。

胡于海在宁云经营多年,而刘健安是几年前空降下来的。

刘健安空降下来,就是来负责宁云文化产业园的规划和发展。

由于胡于海在宁云经营多年,人脉比较广,差点将刘健安这位一把手的权力架空。

两边正角力的时候,突然出来一个方舟文化,和威利建工争抢产业园东边临江的项目用地。

这件事,本来不是什么大事。

无论东边临江的项目用地给谁,都不会影响到宁云区的领导层格局。

可是谁能想到,方舟文化闹出的动静有点大。

甚至还传出了宁云区打压优秀企业,逼得方舟文化出走湘江的传闻。

这个传闻一出来,事情就变得没那么简单了。

如果坐实宁云区打压优秀企业的事情,那他这个阻拦方舟文化项目审批的区长,不说吃瓜落吧,至少也是一身骚。

也因为这个事情,他经营得好好的宁云区格局,一下子就被打破了。

现在刘健安握住了宁云区的权柄,使得胡于海只能暂时退避。

而整件事的根源,竟然只是一个文化公司。

胡于海也很惊叹,刘健安竟然利用方舟文化这样一个公司,就盘活了宁云区这盘棋,而且占了上风。

听到胡于海提到方舟文化的名字,冯云彬和陈立鹏也非常不爽。

鹏程资本和鼎盛资本,这两年没少因为方舟文化而亏损。

鼎盛资本还算好的,他在那几个亏损的影视项目里,投资额度没有鹏程资本那么大,所以亏损也没那么大。

再加上鼎盛资本在其他方面的盈利,这几年勉强保持不亏损的状态。

只是,对资本来说,没赚钱就是亏损。

再加上方舟文化把宁云文化产业地段最好的地皮抢走了,这就是在鼎盛资本和鹏程资本嘴里抢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