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霜降了啊

村里这帮子瞧热闹的村民一听陈有田几人肩上扛着的粮不是他们自己的,而是桑氏攒着钱买回来交租税的。

且他们这一打量,桑氏买回来的这点粮离要交的税粮数还差得远呢,比他们还不如,他们至少交得上。

那优越感一瞬间膨胀。

再看陈有田几个人提在手上的,顶多就是十来斤谷子吧,那大概才是他们买回来囤的所谓高价粮,啧,也不是很多,一天天往县里跑,跟干什么大事似的,呵。

这一群人那酸溜溜的眼红劲儿顿时就轻多了,转成了正经的瞧热闹嗑闲天。

倒是李氏,远远的看到桑萝跟着一群大老爷们同进同出,几个人还都开口说要借粮给她交税,她咬咬牙,最后还是没忍住轻啐了一口。

嘴里想骂什么,想起桑萝之前跟她吵起来那回,硬生生憋了回去。

那桑萝厉害起来可不给她面子,狐媚子这三个字李氏也只敢咬着牙在心里骂。

桑萝是不知道李氏看到她跟陈有田几个能当她叔伯的人走在一块都能想得那么脏,她自穿越过来后跟沈三夫妻俩几乎就不往来,路上迎面碰到都没有招呼的那种,所以压根没多给她半个眼风,自然也就没瞧见李氏这会儿的咬牙切齿。

她领着几人把粮食扛回去,谢过他们,把人送走,这才把三袋不算满的粮食并作两袋,扎紧了,带着两个小的把粮食往屋里捣腾。

沈安看着又搬回来两袋粮食,就知道水晶脯又赚钱了,乐得跟囤到了粮过冬的松鼠似的:“大嫂,今天带去的水晶脯都卖光了?”

“卖光了,以后咱们家固定跟永丰斋合作,咱们做好水晶脯就送过去放他们铺子里卖。”

“永丰斋知道吗?县里最好的点心铺子。”

兄妹俩都乐得不行,沈宁问:“那他们卖咱们这个水晶脯得卖多少钱?”

桑萝摇头:“这就不知道了,指定比咱们卖给她的要贵得多。”

永丰斋的东西包装得都精致,论盒卖的,哪一样也不便宜,这份钱还真就只能由得人家赚。

沈安:“那一块能卖一文也好赚了,大嫂,咱一会儿再进山吧?”

桑萝点头:“是得进山,应承了四天左右交货呢,不过咱先得去砍些竹子来做三张简易晒垫。”

有了永丰斋给的二十板模具,桑萝可以省下四块簸箕来了,魔芋也是可以切厚片晒干了储存到以后没有魔芋时再用的。

桑萝准备做四块简易晒板用来放永丰斋的模具,不用跟簸箕似的用篾好的薄竹片精编细作,只需要跟做鸡舍一样,用相对宽的竹条编成一大块相对平整,能放进晒架里,上边能平放模具的板子就行。

省下来的簸箕桑萝准备专门用来晒魔芋片,因为魔芋也是有采收期的,过了采收期她还想继续卖素毛肚的话,只能现在拼命的攒原料了。

砍竹子做东西桑萝已经做得熟门熟路了,甚至陈有田的那几样工具都在她这边放着,这简易晒垫也不是多难的东西,折腾到半下午也就弄出来了。

之后的忙忙碌碌自不必提。

……

转眼就是九月初七,胥吏来十里村收税的日子。

一大早各家就都准备了起来,运着自家的粮食先就到村里的晒场上等着了。

桑萝自然没去,她家里没个男人,不想引村里人注意,正装穷呢,等再买两趟粮,差不多到九月十三四,届时再往县里去交,更不打眼。

虽不交粮,但不妨碍桑萝去现场瞧一瞧的。

这一瞧才更瞧出了这时胥吏的恶劣和百姓的艰难,原来交税的时候还得再给胥吏陪尽笑脸,再悄悄塞几个钱的好处。

收粮的胥吏带来的称粮的量具是斗,收多收少全在那胥吏的心情上,给了孝敬的,那斗平平的就给过了,没给孝敬的,称一斗粮那胥吏能一人踹上个几脚。

没错,照着那称粮的木斗上脚踹,原本已经堆得冒了尖儿的粮,几脚下去就往下变浅了好大一截。

这时候你就是再献上孝敬,那胥吏都不带收的,不够就是不够,再往里添粮吧,哭都没用了。

只出了一个这样的,满村子人都瞧着,后边再没有不识抬举的了,只是大家面色都不好看,偏偏当着那胥吏的面还得陪着笑脸,陪尽小心。

桑萝觉得憋屈得紧,领着跟来的沈宁回家去了。

九月初九,桑萝又跟着去了趟县里,往永丰斋送了第一批用模具做出来的水晶脯,东西委实不错,严掌柜验过货后笑得是见牙不见眼,痛快的就给桑萝结了四百文的账。

这一回陈有田和周村正他们依旧还来买粮,县里的粮价已经涨到了九十二文一斗了。

真的,眼见着这粮价三两天就往上飙好几文,县城主街上的行人脸上都绷出了点风声鹤唳之感了,粮铺外排出了更长的长龙,陈有田他们得一开城门就进城,不然照着从前那个时间点冲进来,还没等排到他们,粮铺当天的粮就卖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