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风雪夜归人(第2/3页)

Kean先生点头:“应该的。”

所有参加展会的作品,品牌和设计师可以自行规定迈出时间和方式,有些可以当场就买了,有些则要展示整整十天,进入自己的品牌会场或拍卖行再卖,Romero大师的作品显然是最后一种。

“Kean先生先生觉得这件作品非常好?”有人大着胆子问。

Kean先生毫不犹豫点头:“月亮可以看到很多次,但这样的白月光,值得永久珍藏。”

宋时书偷溜出来的时间不多,还有自己的展台要顾,很快垂了眸,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Kean先生这种人,当然不会错过这么大规模的珠宝展,但也不可能每天都会来,作品最多,最热闹的第一天,他肯定会认真逛逛,之后……只怕只有Romero大师这样的实力作品,才能引他再次光顾。

宋时书看了看自己展台的作品,还算有信心。

Kean先生总会转到附近,他不能只想着这一个人……

宋时书很快开始微笑营业。

这里位置虽然有点偏,但也不算无人问津,就如他之前预期的一样,从翡翠到玉石到文玩,他们的展台就是一道具有东方美的风景线,只要经过附近的人,不可能看不到,这么特殊的风格,总会顺便过来看一看。

和顶级的奢侈品品牌比起来,气氛只是没那么热闹而已。

有人过来看,看不懂的问,大家也会温柔的回答,比如碧玺那边,雕刻件为什么要做成那个样子,有什么寓意,邓刚毅老师很有耐心;比如和田玉那边,首要讲究的是细度和润度,为什么这个手镯明明颜色没那么亮,戴上手却感觉非常不一样,雕刻件细糯的样子为什么这么精美,明明很硬,看起来却是柔软的,需要佩戴在哪里;连秦元正老爷子脾气都温柔了不少,别人说他雕的龙牌有点吓人,他认真解释说这是为了保护你,防御危机……

客人们听的连连称赞,最初只是感觉风格很特别,想过来看一眼,结果这一眼根本不够看,这些东西好像有点意思诶……于是人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多,展台越来越热闹。

宋时书这里,当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

大家问题很多,他也很乐于科普,从翡翠的颜色到种水到国人的雕刻技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图案,源于哪个朝代的流传,最初的寓意承载了什么样的期盼,甚至中间有过什么传奇小故事,一样一样,说给大家听。

外国人好像很喜欢这些小故事,听得不亦乐乎,十分沉迷。

其中一件作品,是被大家问的最多的,并没有摆在最中间,而是靠角落的位置。

这是一块圆牌,高冰种,近处雕刻了一个带斗笠的古人,帽子压得很低,略远处有一个小房子,窗里亮着烛,门前有一只狗,翘着尾巴昂着头,像是在叫。

看起来很精美,唯一有点特殊的,是牌上上上下下,分布有白色的小圆点,不算少,还不均匀。

“这些……是绵吗?” 有位客人很迟疑,“宋先生刚刚好像说,有绵的,就代表料子不好?不好,为什么要用它?这么精致的图案,不会感觉到可惜?”

宋时书微笑:“天然玉石,没有完美的,我们雕刻师要做的,并不是要挑出完美的来雕刻,而是带着自己的审美设计,对不那么完美的石头带来一些改变,让它看起来熠熠生辉,碰到它的有缘人——您仔细看看,这些白白的不规则圆点,像什么?”

“像……雪?”这样的联想并不难,外国人睁大眼睛,“这是在下雪!上面还有云层,下面有积雪,这些线条雕刻表现的很明显!”

云层不是白色,只用了线条雕刻来表现,下面的积雪,除了线条雕刻外,还有大片的白色,感觉说是绵也不恰当,它没那么雾蒙蒙,没那么浑,看起来就是白色的呈现,像一捧雪。

中间不规则的小圆点,更像是天空中洒落的雪花,洒在人物的衣角上,帽子上,甚至狗狗的毛毛上,狗狗好像还往前跑了几步,在它身后有它踩出的小脚印,小小几个,非常可爱,不仔细看会忽略。

图案场景天应该是黑了,所以小屋子里点着灯,看起来像是在等人,又像是被什么动静惊醒,赶紧点起了灯,近处的人物应该是着急往家赶,风雪披了满身,帽子也压得很低很低,像是受不了雪夜的寒冷,而家里养的狗狗,离这么远,就听到了外边人的动静,警惕的站起来叫,感觉到有些熟悉后,翘起了尾巴,小跑着迎过来……

很奇怪,这么一个小小的牌子,明明雕刻的都是静物,却有一种奇妙的动感,不能让人看到这个场景,人们之间的交互,漫天的雪花都因此变得浪漫了起来。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宋时书微笑看着展台前的人,侃侃而谈:“这是我们国家唐朝诗人刘长卿的诗句,描写的就是这一幕场景,意思是深夜在柴门里突然听到门外有犬吠声,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