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剩余价值也很香(第2/3页)

“应该会。”

会议就这么结束了,所有的项目组成员满怀激情去忙活了。

关于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互,这不算是幻想,这涉及到两个不同的界面,也可以叫做维度。高纬度的生物不一定非得奇奇怪怪,他们只不过恰好生活在建立基础跟我们不一样的世界而已。

如果有一个世界以电子信号为基础,只要人类能转化这种信号,那么两个世界也就能互通。关键就在于找到维度或者说是界面的关联口,建立通道,肉身和意识同时能过去。

假如我们恰好能找到一个碳基作为生命基础的界面,那么就相当于界面互通。

陈潇不止一次猜测,自己穿越回去,不过是回到了平行世界,这个世界以某种方式刻录在特殊的地方,然后自己恰逢其会回到了过去。

这个过去既是真的,也不是真的,或许只是个高级文明存档的游戏。

想太多没用,陈潇非常务实,自己回到过去,就肯定有自己的使命,这种使命也许只是自己找的,但他必须要给自己找个意义。

项目开始推进,虚拟世界2.0的新闻暂时也就按了下来,人类还是健忘的,很快就被其他的新闻给吸引了。太高深的科学听着牛逼,细想一下也跟自己没太大的关系,人们更加注意的是自己的一日三餐,工作的一亩三分地。

视角转到南非,随着长天科技将各种产业布局到南非,南非再次牛逼了起来,有了过去发达国家的样子。

霍思顿地区即便开发了这么久,依旧是一天一个样,今天这里还是烂泥坑,明天就有人来这里勘察划线,一个星期之内就会填石子,铺沥青,然后就是浇筑水泥。

道路面积是七米的,一边就三米半,厚度——不重要,这种水泥是长天科技研发的,用更少的泥土,更少的原料打造更强悍的水泥路面。

南非当局乐开了花,长天科技真的够意思,什么厂子都建在南非,整条整条的产业链都在南非,极大地拉动了当地的经济。

曾经有人当面感谢长天科技带来了就业,带来了稳定和繁荣,把王翔都整的有点不好意思了。水泥这种产业明显的是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也就南非这种穷地方才会当成宝了。转念一想,自己也没做错,比起传统的各种产业,长天科技污染更少,效益更好,当得起这声称赞。

其他地区,比如开普敦地区,当初一片破败,长天科技的产业没有辐射到位之前,人们穷到一天只有一块五夏国币的收入,换回的粮食只有一些薯类的粉,用水兑开之后一家人吃。

现在随便进厂打打工就行,不打工也行,送外卖也足够生活,如果有点手艺,搞点传统饮食,那就等于起飞了。

意想不到的是,夏国的传统食物越过远洋来到了南非,什么臊子面,油泼面,流沙包,烤鸭,锅包肉都能在厂区附近的商业街买到。

生活成本是非常低的,能量块都已经足够美味,有合成肉就更好了,哪怕到了现在,很多还是拿这个作为主食,然后配点酒和主食,基本上谁都能吃饱。

即便一天只有一块五的收入,一家也不会饿,这玩意几毛钱就一公斤,一家三口半个月根本吃不完。

这也催生了很多的懒汉,别小看这些懒汉,人在不愁吃喝的情况下,要么就躺,要么就是创造力最丰富的状态。

南非本土出现了一些创造力十足的科学家,有些想法非常的有创意,这样的人才当场就被备份了意识,收录到了长天科技的人才库进行重点培养。

这里也插个嘴,全世界进行意识备份,各个人种,各个民族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这就相当于一次人口素质摸底。陈潇并不觉得意外,头巾民族和其他民族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怎么可能一点人才都没有?只是天生的高智商没有获得充分的培养,甚至连培养的机会都没有。

女性科学家的数量也是出人意料,原本以为是男性占据六成以上的比例,没想到也就55%比45%,其实差不多。可见女性的智商不可小觑,把这些人的头脑都算进来,陈潇才有了冲向深空的底气。

人才一个都没漏,全都收录了,并且另开培养的平台,长天科技甚至给了足够的补助让他们学习。这样的爱才之心让全世界都侧目。那些顶尖大学只会掐尖,长天科技什么都是自己从零培养的,谁高谁低很直观。

回归正题,南非的发展状况好到什么程度?就连发达国家的人都开始去哪里找机会。夏国太难去了,那就退而求其次去南非呗。有些大聪明已经开始瞄准南朝鲜了,长天科技全面建厂,这个国家的前景怎么可能暗淡。

随便抓一个南非人就知道了,比如玛德法克,没开玩笑,就是这个名字,当初采访的时候都当做段子,后来发现真叫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