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未来世界是怎么炼成的(第3/3页)

团队不死心,增减神经元计算组的数量,然后改变平面排布的方式,进行相同的计算。

这样的实验做了几次之后,发现根本不行,达不到处理的要求。

“看来传统排布那一套不成啊。我们把芯片做成头皮大小才能跟上处理要求。”屈萍汇报了进展。

陈潇没感觉到意外,新技术不可能那么快的。但也没有过多的担心,严格来说,这一个技术属于应用性技术的创新,基础原理都有,就看怎么设计而已。

进行了几次讨论之后,团队实施叠加性处理。

也就是把神经元计算组像建造圆塔一般一层层的叠加起来。这样的模式更加适应人体,圆管状态放在血管中,更贴合,更安全,起码比四四方方的平面芯片更加安全吧?

这种芯片的要求很多,它就好似一个由铁丝网卷起来的管道,那些铁线就是神经元计算组,缝隙留着让血液流通,最小程度的减少身体的不适性。

但这对于制造能力来说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它需要的神经元计算组更小,计算能力更强。

制造部门配合这边的进展,也组建了技术团队进行公关,很快就对技术进行了改良。

具体的思路就是设置了筛选通道,这么一来就能稳定的生产达标的神经元,那些过大的神经元就会被排除在外,然后再留下稳定培养合规的神经元的培养皿,进行筛选,这样一来,往后生产的神经元就会朝着更小的方向发展。

这对于培养环境的要求很是苛刻,湿度,温度,光照,营养配比都是非常讲究的,一个不小心就会培养出乱七八糟的东西。

一旦成功了,详细记录的所有因素都要完美重现,直到稳定生产为止。

这从侧面说明了理论进步与制造业进步是相辅相成的,无论谁跟不上,两者都要停滞不前。

“这回应该可以了吧?”看着小了十倍不止的原始模型,大家心里充满了希望,原始模式都这样小了,这是故意放大观察细节的需求才这么大的。要是完全压缩之后,估计还没有指甲片那么大。

“开始!”新一轮实验在期待中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