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必将风靡米国(第2/3页)

所以当这一帮大爷们听说糖尿病能够痊愈时,一下就兴奋了,纷纷想办法打探怎么样才能够去治疗?

有些老大爷也顾不得下象棋了,赶紧回家让儿女帮忙想办法。

辉瑞等公司拿到长天科技的代理权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将长天科技的医疗技术和团队请到了米国,搭建医疗平台。

长天科技这边的医疗设备技术以及菌落都是现成的,只要医疗平台搭建以后就能够立刻投入治疗。

果然和施贵宝以及辉瑞等公司想的一样,和长天科技达成合作协议之后,到第2道关口就是要拿到米国的FDA认证时,就难了起来。

米国的FDA认证过后和东洋的一些药物或者是治疗技术,但是从来没有认证过夏国的治疗技术或者是药物。

夏国同仁堂等一些知名的中药企业,希望能够把自己的中药卖到米国。

同仁堂等企业,希望把药品卖到米国,可不是要针对米国的白人消费群体,而是针对米国的大量华人。

但是非常可惜,无论这一些夏国中药企业花费多大的努力,他们依旧拿不到fda认证。因此在米国,中药不算‘药’,一般是以食品补充剂名义销售。

由此可以看到,要让米国的FDA认证夏国的药品或者是治疗技术,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不过这一次和同仁堂申请认证不相同。

同仁堂等公司申请认证的时候,直接被FDA拒之门外,根本就不予受理。

而长天科技的联合菌落疗法因为和三大米国药物巨头合作,背后是强大的米国资本,所以FDA十分慎重接受了申请。

而且有米国的资本在背后施压,所以可以预见,联合这种疗法拿到FDA认证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辉瑞的公司可等不了那么久,他们立刻采用了第2种办法。

辉瑞等医药巨头立刻在波国和墨国联系到了大型的私人医疗机构,或许是采用合作的方式,或许是直接把医疗机构给买过来,然后在这里立刻让长天科技的联合运动疗法上马。

按照这几家医药公司和长天科技的合作协议,在境外设立医疗机构,必须要有长天科技的管理层,而且收费标准和治疗办法必须要由长天科技说了算。

所以辉瑞等公司立刻给长天科技打报告,申请在波国和墨国。加国建立医疗结构,这样也算是曲线救米国了。

对陈潇而言,整个米洲包括南美洲和北美洲都是米国的势力范围,所以在米国本土设立医疗机构和在这些地方设立医疗机构差别不大。

无论怎样说都是长天科技赚钱,因此长天科技给这几家医药公司回函,同意了三家医药公司,申请在波国、墨国和加国建立医疗机构的申请。

得到长天科技回函之后,三家医药巨头立刻开始筹备工作。

长天科技这边的负责人(新成立的长天科技生物医学海外公司)则是屈萍的师妹,也是生命科学和医学实验室的C6级员工李思思。

李思思毕业于沪市济同大学生物医药专业硕士,她的很多同学在硕士毕业以后要么继续攻读博士,大部分也选择出国留学和工作,而她选择前往长天科技工作。

出国的学生,在米国攻读完博士之后,大部分会进入米国的医药公司工作,比如强生、辉瑞、百事美施贵宝更是这一些同学向往的工作单位。

大部分同学会选择在米国稳定工作之后拿到绿卡,如果运气比较好的话会找一个同时在米国工作的华人或者是直接嫁给老外。

倒不是说这一些学生们崇洋媚外黄皮白心,而是在此时的夏国,大部分的医药学生们的确没有很好的一就业环境。

去研究所吧,一个是门槛更高工作岗位少,研究了半天也研究不出什么名堂。

去医药公司吧,夏国的医药公司也研究不出什么特别有创造性或者是临床意义的药品,再加上夏国整个医药行业的待遇都非常低,大家积极性也不高。

2007年,济同大学的生物医学的研究生在医药公司能够拿到1万块钱一个月,都算是非常不错的待遇了。

但是如果他们能够去米国的辉瑞等医药公司工作,那么每个月的月薪可能在3万到5万米刀。

双方的差距可是10多倍甚至几十倍。

但是夏国人在米国属于食物链的底层,夏国的这些学生就算是成功的进入了辉瑞等公司,也只能从最底层做起。

李思思因为家庭的原因(没钱出国留学),所以选择留在了国内,那个时候同学们还在为李思思惋惜,觉得李思思成绩不错不出国可惜了。

“李总,这是墨国梅里达医院筹建治疗中心的方案。”李思思这一次来是带来了一个医疗团队,总共五人。

团队拿的是双份工资,一部分是长天科技支付的工资,一部分是辉瑞等公司支付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