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往东逃(第2/3页)

顶着红血丝的眼睛,做出一个超乎想象合理却又艰难,逼不得已却又符合内心的决定。

投夏!背叛赵国投奔夏国。

夏国对于世家并不友好,可是目前来说是他的一条求生之路,不友好总比没命强,夏国对世家不友好,不等于排斥,只要适应夏国的法条,夏国欢迎所有人。

这个决定异常艰难,他又不得不做。

他不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世家,对于世家的底线,他有清晰的认知,斩草除根是常态,自己犹豫哪怕一瞬间,都是对世家斗争的不尊重。

他也不敢打草惊蛇,身边世家出身的将军们都信不过,谁都可能成为汤云复的同伙,也是怕暴露直接撕破脸皮,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邵国良先写了一封信给家里人,让他们前往房榆道,他也不调回自己的直属部队,怕引起怀疑,而是继续调动到前线。

摸了一个时间,准备视察前线,回到自己熟悉的部队里,确保自己的安全。

他能确保忠诚的也就一万人,直属有两万人,但是有些是既效忠赵国也效忠他的,他能保证只效忠他的人有一万人,所以暗暗调整这一万人来到这一块,在寿安房榆边境布防。

投夏是有讲究的,一般投夏,夏国也不会重视,夏国又不看名,看能力,但是证明自己的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有没有机会也不好说,夏国的将领不少。

所以尽可能的带着精兵投奔才能获得重视,荣华不好说,夏王宽容,明事理,富贵是能拿到的。

他最想把两万的他直属的玄甲军带走,可惜不行,这一万人就是他最大的诚意,能保证这些人投降不抵触,不惹麻烦。

下令放族人渡过关卡,大约等了一上午,邵国良下令军队往房榆道前进,不明所以的军队信任他们的老将军,没有疑惑,还以为要进攻房榆道。

行军到黄昏时刻,驰道上却多了乌压压的军队阻拦,不是夏国的军队,是赵国的玄甲军。

“中计了。”邵国良一看阻拦的玄甲军顿时明白自己中套了,进了别人设计好的陷阱,那个裨将只是一个诱饵而已,利用不安定感促使他反叛。

他们名义上不好对付自己,自己好歹是赵王任命的统帅,玄甲军,赵国王室的比例非常重,如果真的起冲突,用大义还不好控制自己。

现在不同了,邵国良他反叛了,这也就意味着他身上统帅的光环不在了。

果然,借助扩音设备,对方高声劝降。

“诸位将士,奸贼邵国良企图背赵奔夏,亲族家属已被擒获,诸位将士不要自惑,速速放下武器投降,迷途知返。”

邵国良一方的军队炸了,骚乱纷纷,之前没有问命令,现在知道是要去夏国投降,挺多人不能接受。

“邵国良,现在人赃俱获,两万大军前来阻拦,后有追兵两万,束手就擒,陛下念在你之前为国尽忠,可饶你及家族不死。”

劝完将士,又劝邵国良,因为目的是控制住邵国良,用合理合规的方式。

“少说废话,贰臣子贼子,国家蛀虫,汤云复,本来以为你乃汤家家主,卓有远见,没想到也是如此鼠目寸光,夏国威胁何其大,不想根治,解决百姓困难,净想着争权夺利,竟然执着蝇头小利,悲哉。”

同样喊话,忍了两三天的话骂出来,不是鼠目寸光,汤云复是人坏,本来作为世家是应该和国家分清距离的。

庄询这个野蛮人让世家被迫与国家站一起,邵家也因为夏国这头老虎,主动退让,换来的结果却是同事联合的敌对下套。

“还狡辩什么,夏国威胁巨大,你竟然想着带着我赵国精锐投降夏国,邵匹夫,你罔顾国恩!”

汤云复自然不想接这种话,他当然明白夏国的威胁有多大,他也懂邵国良的做法可以多大的程度抑制夏国的影响,可是他的立场不允许他同意。

“呵呵,不就是你们逼的吗?你们想要架空我,构陷我,不就是为早日进攻房榆道?想把百姓当畜牲养吗?不愿意给百姓让利,让他们真心留在赵国。”

邵国良恼火说,邵家也并不慈善,但是邵国良踏出了关键的一步,让利于民,是可以站在道德的高地上随意攻击。

“被锦衣卫蛊惑,邵国良你对得起陛下对你的重托吗?百姓被煽动被裹挟,似乎夏国就像是天国,夏王的后宫何处来,不就是搜刮各国美人,这样野蛮的君主却被吹捧为仁义无双,你却想要投靠这等无德君主。”

不陷入邵国良的节奏,各说各话,汤云复只想坐实邵国良反叛的事实,百姓这些问题他理亏,他才不会回答。

“无德君主给百姓分地,有德的你们抢夺百姓的土地,依附在国家的血肉上,只是吸血却不创造价值,既然是这样诸位将士,我邵国良反了,这赵国不待也罢,为民请愿受构陷,青天之下庙堂之上竟全是鬼怪,一群魑魅魍魉,请诸位与我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