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获大胜(第2/3页)

那一定是先把外敌抵抗了,放弃郑景的同盟,又不知道多久才能再次有机会组建,如果能战胜夏国博取一线生机,那他这个半截入土的老东西也能笑对黄泉了。

不过景王恐怕也没想到郑国撤了,他牺牲的决心怕是白下了,现在景军大概也要撤了。

“等等,我明白为什么郑国撤走了。”顾国师突然恍然大悟!明白了为什么郑国要撤走。

“为什么,国师你说,等等,是不是因为郑国国内也面临着这种情况,所以只能先回去平乱呢。”景太子也不愚蠢,慢了半拍也想到了,两人算是一拍即合。

“对,也是因为国内叛乱了,可能已经要威胁王都了,所以这些郑军已经出边境了,又被迫折返,毕竟要保卫国家,不是什么君主都有陛下的魄力的。”

顾国师苦笑,想到这种情况简直无解,景国愿意先外后内,不代表郑国也愿意呀,所以郑国撤了,回家平乱去了。

“难怪郑国消息藏的严实,他们是怕被夏国抓住前后夹击吧,夏国和郑国国内的叛军应该是有所联系的。”

景太子根据已有信息判断,推断出来了一个真相,这个真相获得两人的一致认可,郑国显然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也没有景国君王的这样直接派太子压阵的舍得,甘愿牺牲求生机的豪迈。

不过景太子说完,一股不详的预感涌现,两人相视对望一眼,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郑国是怕两面夹击,里应外合,同样的境况对现在的景军也是适用的。

“撤,立即撤,马上撤。”景太子已经想到了后果了,郑军如果和景军联合,击垮夏军,不退也没什么,毕竟要决战,赢了夏国万事好说。

现在郑国退了,景国不退,家被抄了不就要腹背受敌,所以当机立断赶紧走,已经预料到可怕的结果了。

“天青关,命令天青关的守将务必守好该关卡,如果有失,让他提头来见孤。”

赵郑景国都是大平原,到了三国的边界才有浩渺云山阻隔,其他地方不行就绕,主要是驰道快慢的问题,被堵住通行关卡,那就是关门打狗的问题了。

“轻装简从,丢下辎重,撤回天青关以西,夏国,太卑鄙了,弄这些招数。”

顾国师也感到了危机感,要和叛军赛跑了,好在此处离天青关只有一道之遥,急行军不过三天便能回到固有领土,这次夺回天青云山,至少天险是守住了。

“即日启程,不要拖延了。”景太子也是果断,发现有这种杀局,一点都没有犹豫,直接跑。

“多好的机会呀,这就样没了,郑国,贪生怕死之辈!”顾国师叹息说,郑国也是聪明人,但是最后的选择没有选择一线生机,还是选择了保命,顾国师满腔的悲愤,无处述说。

“想这些也无用了,倒不如想想如何对付之后的夏国吧,万一夏军追过来,还有休养生息的夏国怎么应付。”

景太子明白现在自己等人在饮鸩止渴,也体会到了当初赵国面对夏国承受的压力,这种家里一堆倒灶事,艰难对外的场景就是赵国当初面对的。

“想不到,豫州之外,各地皆战火,没有时间来顾及中原,就连最接近的雍州都在进行兼并,完全没有时间来理会我们,夏国修养一年半载,雍州都不一定能分出胜负。”

顾国师遍观天下说,没有什么还能引以为援的势力和国家,要么鞭长莫及,要么自己就处在战争中,所以对抗夏国还是景郑的事。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周围的局势早就已经烂熟于胸,神话世界也不能违背基本准则,没有办法就是没有办法,除非他们也能来个剑斩飓风。

也没有飓风给他们斩呀,现在连个像样子的天象都没有,更别说去表演了。

或许他们都想不到,庄询剑斩飓风,承天受命的传说传播开来,才像是像是导火索一样点燃每一地的起义的火焰。

要分田地的庄询是真命天子,这句话的杀伤力的巨大,是郑景两国高层不能体会的。

这句话说出了,那不就代表郑国和景国这些是忤逆的叛贼,夏国才是正统,原本很多人对夏国的模式还颇有微词,庄询剑斩飓风后,这样的声音便少了。

百姓能起义也是受到这个消息的鼓舞,只是景太子和顾国师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只能感慨夏国鼓动民心有一套。

强大的组织性让景军很快便收拾整理好行军的物品,朝着天青关疾驰,一路不做停留,不再像是之前对待夏国,若即若离的吊着,充分发挥了转进速度。

但是夏国似乎发现了他们想走,你追我赶,双方斥候交战打的不亦乐乎,偏偏队伍保持的距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