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豪赌下(第2/3页)

作为一个修行者对天命尤为敏感,不是真的什么事有天助,而是能看出一个国家的国运。

也许是因为和庄询有一个孩子,没有被知见障困住,不会明明知道是错的,还要一意孤行,悲痛万分的反省过后,她放弃了。

放弃赵国了,放弃她辛辛苦苦培养的赵国,放弃玄女的地位,面对修为降低等等影响,从容接受,不去和新的东西对抗。

她对庄询说的,庄询征服了她,不是情趣和说笑,而是确实如此,她感受到了新法的力量,并且认可新法。

原本只是认为是先后之分,现在发现是制度优劣的问题,之前认为庄询没有世家的支持会陷入三穷。

人才穷,工艺穷,财力穷。

只能蹦跶一段时间,是无法争霸天下的,很快就会被世家绞杀,困于人才稀少,国家治理混乱,财力不足叛乱四起。

结果现在庄询不依赖世家依旧能过得风生水起,庄询也不是弱小的可以立即毁灭,他用事实走通了一条康庄大道。

不仅克服了所有缺点,还比较出不少的优点,高度行政的官僚体系,稳固的民心,团结听从指挥的军队等等。

姜太后看到了天命,赵国被毁灭的天命,世家制度终结的天命,一手把庄询扶持变强的她看得一清二楚。

她的臣服变得理所当然。

“被她搞成了还是很麻烦的,专门挑着人在发展的时候打,难以应对,昭仪你能劝动士兵加入我们就再好不过了。”

庄询不清楚姜太后内心情感的变化,姜太后不抵制反而支持的态度,庄询确实松了一口气。

“麻烦吗?困兽之斗,怎么会不麻烦,赵国再输就彻底输光国本了,所以你们准备做什么阻止呢。”

姜太后评价说,接着有些好奇的问,接着又想到什么解释说:“不方便就不要说了,哀家明白你的顾虑,不会强人所难。”

“确实不能对你说,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邀请你帮忙劝降,让更多人加入我们,补充我们的力量。”

对姜太后还是有所保留,当初算是庄询想要姜太后站他这一边,姜太后回应冰锥,这时候轮到姜太后来追他,获取他的信任了。

“哀家明白,不知道也好,知道你们一天算计来,算计去,赌来赌去也难受,赵国这场阳谋的赌博,不知道最后会是什么结果呢?”

姜太后轻松说,接受赵国会失败的未来,心结一放开,人也就轻松了,庄询不答也没什么,她是女人,也是个聪明人。

“国家大事不就是算计来,算计去,昭仪原来不就是吗?至于赌,赵国已经赌了我们也只有跟了。”

庄询看姜太后确实不想知道这种事,放下心来,半是应和说。

“这种情况不止是你们赌,郑国国也在赌呀,景国也在赌,没有一个国家不在赌,这是天下的赌局。”

已经到了现在这种程度,每个国家现在都是在赌,只是大家权衡的方向不一样,赵国夏国都是求生,景国是实力不足的无奈。

对于郑国,那就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站在赵国的一面还是站在景国的一面。

对于郑王来说,他也很纠结,正值壮年的他稳重感不足,还是显得略微着急了一些,面对这种情报还无法了然于心,喜怒不形于色。

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心动了。

“国师,我们该不该答应呢。”郑王等一个道袍老者读完情报,心急火燎的问。

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心动了,很是心动,约定两道的土地,给予郑国吞并景国的机会,这样郑国的实力会突飞猛进,一跃成为顶级大国。

“反者道之动,陛下慎重考虑呀,赵国现在抛出饵料的目的很明显,是为了摆脱困龙局,这份利益真的足够让我们出手吗?”

不仅仅要看到蜜糖,还要看到有什么坏处陷阱,吃了蜜糖掉进坑里,那就成了被人嘲笑愚蠢的反面例子了。

“两道土地,我们的目标本就是争霸天下,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两道土地,为什么不做,要是和夏景两国分地,更为复杂,还不占便宜,不如现在见好就收。”

人性他脱不了一个字,贪。

不劳而获的感觉太好,蜜糖的诱饵动人心,郑王心里有了定论,他不是找人来反对,他是找人来给他做这件事寻找理由的,只是找的不是能给他溜须拍马的人。

“话是这样说没错,可是这是一场豪赌,理想状态自然是我们在赵国攻灭夏国前灭亡景国,这样才能继续控制赵国的势,可是我们无法攻灭景国怎么办,让回首的赵国攻击吗?”

都是聪明人,大家都明白其中的利益关节,国家之间也没有什么友谊的说法,赵国让渡利益,是要郑国付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