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好赵王(第2/3页)

世家像是一个网,彼此编织,相互连接,现在出了这么大的洞,大家的想法还是要进行修补,夺回割让出去的土地也是一致期望。

提防景郑两国,常备军不能动用太多,同时又要对付夏国,所以向世家征兵,加上上次失利,世家短暂被压制了,贡献了兵权。

“这个时候好,如果只是收复两道的话。”玄女也支持的点点头,目标如果是只是失地。

赵王没有不顾理智的直接攻打夏国,这让玄女松了一口气,因为此刻给夏国的窗口期也只是一段时间。

从赵王集结各个世家的兵员,到去收复失地,要在景国的内乱平定之前。

毕竟景郑二国对赵国的敌意目前是非常大的,不在这段时间收复房榆二道,等反应过来,倒成了事实性的三家攻赵的局面,赵国也会陷入首尾不相顾及的尴尬局面。

“国师的担心,朕明白,朕不会去做这种蠢事的,母后好不容易让朕回来,朕会克制的,虽然朕真的很想去救母后。”

赵王冷静说,苦果自吞,国家大事,不要因为个人喜好改变,他是姜太后培养出来的完美帝王,他不会犯这种分不清公私的错误。

“夏王也是真心喜欢太后的,太后曾经对他有恩,不会对她怎么样的。”

玄女还是劝慰说,她不好袒露姜太后的近况,不能说你母后现在对庄询乖巧得很,庄询对你母后也不错,还带来见我这种话。

“他对恩人就是这幅态度?”庄询得意洋洋的态度,已经成了赵王挥之不去的阴影。

有些人苟且偷生会觉得幸运,赵王只感觉无边的耻辱,他只想把他遭受的屈辱换成向上的动力。

“因为太后后来意图刺杀他,庄询我也见过,有了孩子应该会对太后好很多。”

省略了关键信息,为了防止赵王多想,她主动问:“这次谁领军出征呢?”

“朕,唉……”虽然不想和怨妇一样碎碎念,可是上次的失败已经成了他的阴影。

“陛下还是不要去了,国内动荡,需要陛下你稳定局势,不如选一位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将军领兵吧。”

玄女给了一个梯子,明白赵王的尴尬,赵王也不是头铁的人,不会像某个把老爹积累的天胡局,草率的三次征战葬送享乐皇帝,赌气一样找面子。

“国师说的对,也不用照顾朕的威严,朕确实没有什么军事才能,还是让臣子出征吧。”

赵王顺着梯子往下,果断认了一个错,他不是输不起那种,做错了,下次改就行了,把自己塑造的完美无缺,本身就是一种缺陷。

“有意向的人选吗?”参与其中,玄女也不放心,现在赵国也错不起了,要选出一个能挑大梁的存在。

“邵国良老将军,寿安本就是邵家为主的地方,打仗会尽心尽力,他是玄甲军的老将军,德高望重,现在让他出征也是众望所归。”

说出心中的人选,赵王解释了一下选择邵国良的理由,几乎没有什么缺点,完美符合这次出征要求。

之前是因为对方需要作为统帅进攻景国,当时赵国大部分将领不是跟随去攻打景国,就是去防备郑国,现在收缩了力量,是可以腾出一只手收拾夏国了。

“邵将军吗?”玄女的表情舒缓,确实是一个好人选,这下夺回两道土地也就让人安心了。

邵国良的地位就类似于成国的郦平远,虞国的司琴盛京,都是柱国一样的存在,他们出战都代表着君王的意志。

“邵老将军也是久练玄甲军,这次世家出兵两万配合固守,防备郑国偷袭,不让他们去捣乱,我们玄甲军出兵六万,趁着夏国还没有统合整理内政,整训军队,拿回两道应该不成问题。”

以为玄女有疑问,赵王进一步解释,这确实是一步好棋,也是目前环境的最优解,除了邵老将军,也没有谁能挑起这个大梁了。

两万的世家军队,要把世家掏空了,如果不是因为触及世家的利益,与此同时上次的失败来的太惨烈,是达不成现在这种效果的。

不追究上次世家军最后畏战的交换,现在赵王能要到如此多的兵马,并且打散不让串联,直接补充到预备军,防郑国和景国。

而六万的玄甲军铁骑,精通训练,有实战经验,去收复失地绰绰有余,也万无一失。

庄询假设带甲一万,就算拿了两万甲胄,有前期的训练加之前储备勉强凑齐三万人的天策军。

可这训练不足,配合不足的三万人,在面对两倍的兵力下,也只能依托大山大河地势进行抵抗。

寿安和房榆山川大河很少,绝大部分还是平原,庄询拦不住的,平原作战有老将坐镇。

想不到怎么输,不过赵王不会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