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4页)

心中暗道。

也没必要记这么仔细吧。

她也不打算去凑那个热闹。

宁澹还有公务在身,不能久留。

目光落在沈遥凌身上,这回再没了别的话说。

沈遥凌见怪不怪,弯唇朝他一笑,摆手道别。

颊边淡紫的耳珰随着动作悠悠晃荡,衬着如玉的面颊,水光流转。

她果然将那块玛瑙打作了耳珰。

不知为何,宁澹手心微微一紧。

沈遥凌旋身离去,厚重的斗篷很快覆住了细柳似的身形,步伐有些漫不经心。

一枚香囊挂在侧旁,时而被风吹出了斗篷之外,又被丝绳牵绊着。

她还做了新的香囊。

宁澹默默忖着,目光一动不动,直至那道身影消失。

-

翌日一早,沈家门外来客。

院门被敲得咚咚作响,一听这客人就很有活力。

过了须臾,沈遥凌的卧房外也响起呼唤声。

“三小姐,三小姐——”

沈遥凌往枕头底下钻了钻,卷起被子盖住自己的脑袋,熟练地求饶。

“娘亲,再让我睡一会儿。”

这大冬天的,晨起时分外艰难。

门外的声音依旧不绝。

“三小姐,三小姐醒醒,您同窗来找您。”

沈遥凌在半梦半醒中听到这话,忽地清醒了不少。

但还没有完全清醒。

想着是哪个猪头打上门来了?

等反应过来,沈遥凌扯下蒙脸的被子,犹豫地问。

“是谁?”

门外答,“是安姑娘。”

沈遥凌仍在愣神,好似还在梦中。

呆了会儿才道:“进来吧。”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串脚步声雀跃地小跑进来。

沈遥凌穿着中衣下榻,绕过珠帘,果然看见安桉一脸兴奋地冲进来。

她穿着鹅黄小袄,脸颊嫩红,活泼泼的身上还带着冬日清晨料峭的寒意。

沈遥凌没完全清醒的声音有些闷。

“安桉,你怎么来了。”

说完她又有些懊悔。

这话听起来,不像欢迎。

但她只是一时间没想好措辞。

毕竟,从未有过同龄的姑娘到她家中来找过她。

更何况还是她尚未晨起洗漱的时候,直接进了她的卧房。

这样的亲密,很是陌生,但并不讨厌。

她暗暗纠结,安桉却毫不经意。

嗓音脆生生地:“遥遥!快起来跟我去看蓝眼睛的秃驴。”

说着捂住嘴,小声地改了口。

“不是,是游学回来的僧人,其中有一些是异邦人。”

从那日太学院里出现匪人时,沈遥凌将安桉护在怀中之后,安桉对她的称呼就变得更亲切了。

沈遥凌打了个哈欠,不解。

“秃驴有什么好看的?”

即便是蓝眼睛,也不值得大早上跑去看吧。

安桉老实地摇头。

“其实我也觉得没什么好看。”

“但是郭典学说,叫我们去看。”

沈遥凌明白了。

定然是这些僧人回京之后要传经授课,因此联络了太学院,安排些学生去听。

虽然昨天沈遥凌还在想着,在家待着无聊,不如早些去学堂上学。

但上学跟同学玩和上学听讲,还是不同的。

她有些犹豫,便问道:“都叫了谁?”

安桉报了一串名字。

沈遥凌琢磨了一会儿也没琢磨出这选人的规律。

安桉似通晓她的心意,抢先答道。

“郭典学说要找长得好看的,镇一镇场子。”

沈遥凌惊叹,郭典学怎么在这么不寻常的地方好胜心这么重。

她抖震精神,点点头。

“那我去。”

到了天心阁,沈遥凌发现其余人都已经在了。

隔了几日未见,再看到这群小狗,沈遥凌觉得分外可亲。

其他人见到她并不惊讶,打了声招呼:“遥姐也来了。”

沈遥凌含蓄地点点头:“毕竟长得好看。”

聊了一会儿,安桉悄悄地捅咕她一下。

伸出一根指尖,指了指某个方向。

“真的是蓝眼珠哎。”

沈遥凌抬眸扫了眼。

只见那异邦僧人翠眸高鼻,皮肤白皙,是个皮相很好看的秃头,他身穿僧袍,但那双翠色的眸子稍稍抬起时,却波光潋滟,好似十分风流多情。

也难怪郭典学要找人来镇场。

毕竟为了体现人灵地杰,外貌是最直观的攀比。

沈遥凌也有了些好奇。

“异邦人也信佛?”

“不,他们信的不是佛教,而是叫什么,瓦都里教。只不过这些信徒也被统称为僧人罢了。”

沈遥凌仔细一看,确实他们身上穿的衣裳与常见的僧袍不同。

“据说这瓦都里教原本就是起于外邦,大偃的僧人游学到那个海外小国后,受到感召改变了信仰,成为了瓦都里的信徒,并将那边的信徒也带了过来。”

“郭典学说,他们还带回了许多不同种类的宝石,是我们这里没有的,让我们好好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