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3/5页)
“郡主所言甚是,可连您都已纡尊降贵为将士们奔波做起粗活,又哪去寻人手。”
崔舒若把岳雁容推了出来,“您看她如何?”
阚郎中不解,“雁容啊,她不是一直帮着呢嘛。要不是有她,老夫还真不能安安心心给人治伤。”
她亲自帮阚郎中倒了碗水,“不如您收她为弟子,您也能多一个弟子帮着治病救人,不知您意下如何?”
崔舒若说起话总是慢慢的,带着点循循善诱的语调,要是不注意定,许是点头同意了才能发觉不对。但阚郎中好歹是整座城,甚至是军队里都能称得上数一数二的郎中,还不至于老眼昏花,被崔舒若轻易哄骗。
他当即把崔舒若倒的那碗水往崔舒若的方向一推,“郡主好意,老夫怕是无福消受。雁容虽有几分天资,但断没有女子学医的道理。”
崔舒若还欲再劝,外头就被抬了一个昏迷不醒,身上肮脏的流民进来。
阚郎中顾不得郡主,连忙上前,“他怎么了?”
掀开流民的裤腿一看,那脚都烂了,长满蛆,身上也都是跳蚤。
旁人一见,吓得连忙跳开,一股恶臭扑面而来,屋内的人都掩住口鼻。
但阚郎中严肃起来,也不躲闪,命人把乞儿抬进去。好在麻沸散一直都是备好的,阚郎中给流民喂了麻沸散,没多久他就意识模糊。
崔舒若酿出了烈酒,后来她又极力普及到军营,如今阚郎中他们治伤都会先将自己顺手的器具浸泡在其中。
不及后世样式多,也就是几把而已,一半是弯刀的模样,只有巴掌大,还有些到尖头锐利,大小不一。
也正是因此,在‘刮骨疗伤’后因为高烧不退而过世的将士少了许多。
那流民的伤实在厉害,光凭阚郎中一人定是不行。然而还没开始,为他打下手的学徒不过是冷不丁瞧了几眼,就憋不住冲出去呕吐。
气得阚郎中大骂,崔舒若看准时机,把岳雁容推了上去。
岳雁容整个人先是一懵,崔舒若见状在她耳边轻声道:“我信你,莫怕。”
然后就带着她主动走到阚郎中的面前,“不如让雁容一试?”
阚郎中看了眼外头吐得昏天暗地的学徒,无奈下只能点头应了。
岳雁容就这么被赶鸭子上架,莫名打起了下手。她不怕吗?她不觉得恶心吗?
不,她怕,她觉得恶心。
但这是她唯一的机会。
尽管脸色青白,可岳雁容还是强忍住腹腔翻腾的滋味,开始为阚郎中打下手。渐渐的,她开始进入状态,神情认真,也就顾不得嫌恶心了。
崔舒若作为旁观者,将她的变化看得一清二楚,自然也看到了阚郎中不由得赞许的点头。
崔舒若便明白,此事稳了。
好不容易将蛆取出来,又挖去腐肉,最后倒了药粉,包扎后之后,连阚郎中这样经验丰富的郎中都满头大汗。
等到他重新清洗过手,崔舒若再次为他倒了一碗水,这回她换了个委婉些的说辞,“您若是得空,可否教雁容些医家典籍,定能叫她受益匪浅。”
阚郎中看了眼紧张屏气的雁容,余光瞥见在麻沸散作用下安然昏睡的流民,他浑浊遍布红血丝的眼里似乎有了主意,缓慢点头,总算是应下了。并且阚郎中最后拿起那碗水,一饮而尽。
这边是阚郎中的态度了。
他确实觉得可惜,岳雁容是个相当好的苗子。既然郡主有命,那便不对外说是弟子,一样的传道受业便是,说不准自己当真能教导出一个如义妁般的女医。
岳雁容这时才敢喘气,脸上漾起无边期许与喜悦。
崔舒若浅浅而笑,并不意外,她为岳雁容找上阚郎中,自然是来之前就寻思好的。她别的不行,但观人尚有几分心得。行事自也是谋定而后动,总不好白白叫人看笑话吧?
岳雁容对阚郎中和崔舒若都是千恩万谢。
自那日以后,崔舒若也不让她继续在自己的身边侍候,除了每日晚间还是一道和府里的婢女们回去歇息,几乎整日都留在医馆打下手。
崔舒若比旁人想得多些,亲自命人给岳雁容送去了笔墨纸砚,既然在阚郎中眼里,岳雁容已经是半个弟子了,就不会任由她继续大字不识,仅仅是口口相传些药理口诀。想要在医道上有所得,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了,若是不识字,即便通些药理,最后也只能做个山野之地的粗浅铃医,不可能成为如义妁般名垂青史的医者。
崔舒若身边的婢女多,雁容其实并不出众,多她一个少她一个,并无影响。
崔舒若望着逐渐冒出嫩芽的老树,心中感叹,但愿她今日所为,能让世间多一位医道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