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弦歌盛世听韶声(第2/3页)

不就是剪辫子吗?!剪!

满洲男子剪辫,汉人女子放足,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好看!”凌霄夸赞她蓄发的十三祖宗,“看着真顺眼!”

十三爷:“为了您顺眼,全天下可都剪了辫子。”

“这怎么是为了我呢。”凌霄冤枉极了,涨红着脸争辩说:“这是为了大清!挽狂澜的事,能算为了我吗?”紧接着说些“挽狂澜”、“历史潮流”之类的话。

却说重修礼乐之事,满洲大族们原本是很有意见的,虽然华夷之辩大讨论里将“剪辫”描绘修饰成一种生产方式的改变、入主中原的胜利,但来自满清基本盘的阻力大过了前头的任何一项改革。

好在康熙爷当皇上的年份能套儿子三圈,凭借威望和决心压服了朝廷。——是让你改发型,但皇室也不选秀了,最重要的是朝廷里选官的满汉民族比例没有变嘛。

便是雍国夫人一系新兴的“工厂缺”,你就说万年春是不是满洲户口本吧!

等到过年了一瞧,满洲子弟大多留了长发,用金银富贵的各种冠戴束起。汉官们反而大多是短发,生怕别人说自己怀念前朝。

问就是雍国夫人为了安全生产要求工人剪短发,短发就是“工业化”!虽然半懂不懂,但我等也要追赶“工业化”的潮流!

男女满汉,发型各异地一起上戏楼听戏。

各种戏班子如今都排京戏,但只有博士导演的戏目才最是那个味儿!简称博导戏!

今年过年,新出的博导戏名为《珠帘寨》!

“多么政治正确!”凌霄指着台上搬演的大戏,自信满满给前来审查的四十三介绍剧情,“大唐皇帝遇到黄巢造反,派人求番邦大王李克用救命!”

听起来耳熟不?多么熟悉的剧情!

四爷默默坐在台下看已经排好了的戏,倒也看进去了,尤其是李克用炫耀自己儿子众多且各个武艺高强的“数太保”一段让他精神一震。

《珠帘寨》剧情也足够妙趣横生。唐朝使臣知道老大王爱珍宝,备下厚礼,李克用一礼全收来者不拒,却记恨前仇,执意不肯发兵救驾。眼见唐使没了辙,锣鼓急催入场门,转出两位皇娘。

二皇娘势逼李克用发兵,闻听不允,一巴掌就打过去。你不发兵是吧?我来发兵!

谢秋娘理理袖子转身唱:“一声将令往下传!太保儿近前听娘言,二位皇娘挂了帅,你父以为先行官,尽启番汉四十五万,辕门听点莫迟延……”

看戏的四十三:“……”

凌霄:“真就这么演的!不是我瞎改!”

十三爷战术喝口水,“我信,毕竟是你写的还是你抄的,一清二楚一览无余。”

四爷跟着帮腔:“是啊,你编排放足、剪辫那些戏,水平……啧。”

凌霄当场气死:说谁水平有问题呢?本来就是宣传!!是你们代入不了人物!在乡下演的可好了!

————

今年宫中过年排宴,众位阿哥彩衣娱亲,在台上合唱“数太保”为皇父贺敬新年!

注:是昭仁殿中吹拉弹唱的诸位阿哥。四爷没有混进表演团队,坐在康熙爷身边欣赏节目。

他只做了一件事聊表孝心——请允圈禁中的废太子胤礽、皇长子胤褆、皇九子胤禟入宫为皇父拜年!

不提胤礽、胤褆离开圈禁处只觉大清整个变了样,胤禟往康熙爷面前一跪,已是痛哭流涕。

八爷跟着抹眼泪,对比老大老二又是巫蛊又是谋反闹得天翻地覆,九弟你何其冤也~

老大老二要听圣裁。对于老九,四爷看在八爷的面子上,已经准备跟康熙求情了。

“你不是正愁没有通译的人才吗?”四爷对凌霄说,“老九通外语,正好去鸿胪寺。”

凌霄:“……嗯。”

除了家宴,皇帝还要大宴群臣,宴席换了,节目照旧,康熙爷就爱听“数太保”!

家宴上康熙眼睛只看废太子,到此处,怀中却抱着东宫四阿哥,脸上的慈爱连四爷看了都泛酸水。

什么弘晳?这个平准戡乱的三岁小娃娃弘历才是康熙爷永远的好圣孙!

大宴热热闹闹人声鼎沸,凌霄离座走走透透气,恰碰上了陈鹏年。

远处声响隐约,凌霄在冷风中和陈鹏年打招呼:“陈大人。”

陈鹏年严肃的脸在望见凌霄时柔和了一些,行个礼,比较亲近尊重地唤她:“博士。”

两人在太和殿下走了几步,凌霄突然问他:“我听说四十六年圣驾南巡,因你反对加派百姓、供奉简单,废太子暴怒,欲至陈大人于死地?”

陈鹏年往笙歌和弦处看了一眼,轻声说:“那时下官还是江宁知府。如今下官未死,忝为督抚,可见天子仁德,政治清明。”

凌霄不置可否,朝他拱手一拜。

“我观博士三年之内,成事无数,下官不及。只是虚长几十年,倒有一言相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