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原则是满汉一家亲(第2/3页)

当年鄂伦岱、阿灵阿他们拥立皇八子,康熙之所以不狠处理,归根结底,是因为他自己玩儿砸了。你宣布搞选举,结果大臣们跳票了,不认账已经不太好了,还把大臣们搞死?康熙毕竟还是有点底线,要做个地道人儿。

——至于王鸿绪直接罢官户部尚书?康熙对满洲要地道,对你姓王的就不用了。

——至于皇八子直接被骂娘?嗐,自己儿子,想怎么骂怎么骂!

就像这次,一桩公案平地风波,说到底只是“座中常有剧中人”,是一点“案情”都没有的,就算悉知噶礼剥削江南,噶礼已经是前两江总督,按规矩不能翻旧账。就算悉知噶礼剥削江南没少分润亲族贵友——唉,康熙有时候也要承认他九儿子说的话除了不能说也就是不能说了。

那只能是老法子,自己儿子,想怎么关怎么关,关起来等变化。

(康熙惊喜:把不省心儿子们一关一下子鸟语花香阳光灿烂了。)

等到了一通登闻鼓!

卧槽!全朝野都震惊了,见过弑父杀子的,第一次见有人毒杀亲妈!

康熙拍案暴怒,能贪算本事,背弃伦理罪不容诛!胡不遄死?!

凌霄拍案而起:“赶紧赶紧!”

四爷、幕僚们:赶紧什么?

凌霄:“现在噶礼肯定是要处置的,这个节骨眼上,他一动,就跟圆明园扯不开关系了。得罪了满臣,老爷子认为你依靠汉臣怎么办?”

跟凌霄打了这么长时间交道,幕僚们已经很清楚她的思路,木着脸等她图穷匕见。

“赶紧把另一半也得罪了!”凌霄理直气壮,“不偏不倚,一视同仁,怎么不是满汉一家亲呢!”

幕僚们:……有时候真的很难不怀疑,这个人是不是对家派来潜伏进雍王府的间谍。

刑部查实噶礼母所举确有其事,拟判噶礼凌迟。折子递到南书房,四爷揣着去见康熙爷。

“刑部按律判,朕是要留一点体面的。”康熙不动声色说,“令他自尽也就罢了。”

四爷道:“儿臣的想法是,他若能将功折罪,自然能给他留些体面。”

怎么将功折罪呢?这么个大贪官,收过谁的钱,给谁送过钱,为谁办过事,哎呀,简直是座金矿,都不用诈供,把刑部凌迟的奏折一放,他什么不招!

康熙:“……”

康熙喝口茶压压惊,就见雍亲王撩袍跪下,从袖中又取出一本折子。雍亲王请命试行摊丁入亩,此大清江山万年之策,在南方搞个试点,看他亲自提刀把不配合的士绅杀个血流成河。

康熙:“……”

康熙看折子的手在抖,他深吸一口气,把这本摊丁入亩折压在噶礼凌迟折的上头,感觉喝茶已经压不了惊,得去隔壁昭仁殿听听他儿子们吹拉弹唱。

“皇父。”雍亲王诚挚道,“如今阿哥们关在昭仁殿,朝廷上下俱小心谨慎——正是趁机做些大事的时候啊!”

康熙:“……”

康熙没有准第二本折子,但准了第一本。四爷把噶礼诈了个干净,眼睛也不眨地给人改判了个腰斩。对此,康熙已经不想和他四儿子纠缠,腰斩就腰斩吧……噶礼该死啊!

他四儿子要和他纠缠,他请奏要官吏们去西市观刑!顺天府和京师各衙门中,凡四品以上官吏,都得去观看噶礼处决现场!

康熙:“……”

康熙第二天就把胤祥放出来了,胤祥听他四哥简述了噶礼供出来的名单和准备怎么杀这张名单,开始后悔没有更心疼一点他哥。

贪官污吏不过血流成河,但我哥可是干活干到两眼发青了呢。

今儿西市挤满了京师各个衙门的官儿,顺天府和都察院一边参与观斩活动,一边还得维持一下秩序。

午时三刻,噶礼腰斩西市!

原本喧闹的西市寂然无声。

只有凌霄热烈鼓掌,真好,他四并没有因为我的到来偏离既定轨道,反而拉了进度条!

(四爷:是你忽悠得力。)

十三爷看一眼笑得格外灿烂的大孙女,想想她自末世血火中来,眼底多了坚定。前人总不能不如后人,力挽狂澜太难太难,要做的事那么多,哪里顾得为董鄂氏留一丝怜悯。

俗语说得好,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他正想着,外头却喧闹起来。

“回爷,一个小乞丐竟要冲撞车驾,已经拦下了。”

哦,车内四爷唔了一声,本不在意,下一刻目光扫过凌霄却猛然坐直了身子,两眼发亮地低声猜测:“这小孩儿会不会是载河!!”

凌霄:……谁?哦,我编出来的便宜爹啊!

十三爷也反应过来了,下意识说,“不过一乞丐罢了。”

四爷惦记他大孙子却惦记好久了,他多少次想过,大孙女是直接到了他后院,他大孙子如果胡乱穿成旁人,想见到雍亲王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