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四爷:背诗真的爽(第2/3页)

十三爷起身:“回皇父,以臣想来,四哥如此高评……西林觉罗格格,想必是格格确有出众之处。”

这话又把皮球踢回四爷,满座不得不重新把目光再投回去。

四爷不敢再逗他长寿的皇父,立刻躬身:“西林觉罗格格入府后曾诵旧词一首,震撼人心,儿臣愿请皇父拨冗品鉴。”

气氛烘托到这儿了,康熙点了头,他四儿到底有没有失了智就看这词是啥玩意儿了。

一旁就有史官的笔案,四爷提笔沾墨。三爷仗着自己是兄长,也踱步到一旁看他默写诗词,口中直播念到:“山、寺、微、茫、背、夕、醺……”

念着念着他就不念了,眼光死死盯着四爷笔下一个个俊秀飘逸的墨字,想催他赶紧把词写完,又不敢惊动他。

四爷慢慢悠悠写字,心底暗爽,面对三哥从来没这么快乐过,是想起冤种三哥以后改名允祉也不能超越的快乐!

让你天天酸文假醋拽文修书,文采被我们格格碾压的感觉怎么样啊?

四爷慢条斯理把笔搁起,拈起字纸抖了抖,笑眯眯地问旁边雕塑似的人:“三哥以为如何?”

三哥不以为如何,三哥同手同脚走回自己座位了。

这是认输的意思。

而且被打击得不清。

众冤种兄弟盯着四爷手里的纸:不会吧……

大家都有汗阿玛赐下来的格格,就你撞大运得了一个蔡文姬再世?

八爷九爷对视一眼,无论如何没想过事态是这样的发展,一篇词而已,还真能定政治交锋的胜负?

“念!”康熙爷一声令下。

山寺微茫背夕醺,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一篇念罢,月轮清辉,照得整座大殿寂然无语。

康熙想起纳兰性德了。

康熙帝接手大清江山时大清入关没几年,他素来重文教,下大力气笼络汉族士大夫。纳兰性德不光是满人中的顶级词人,也是康熙年间最拿得出手的顶级词人。

近身侍卫是这个水平,康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有文人一培养就能冒出来的自信感,结果纳兰逝世这么多年,别说满人了,满汉凑一块也没再给他的康熙年号增添上差不多的文采。

没想到关心一下儿子的疾病,这么一首顶级词作砰一下就砸他头上了。

康熙震惊之余,早有太监接了雍王手中字纸奉上来。康熙伸手拂过墨迹,心中默诵一遍,愈觉格调高妙玄理幽深:“怎么不早些呈上来?”

四爷谦虚回道:“毕竟是内帷之作。”

听了这话,满座嫉妒心炸裂的皇子阿哥都想翻他白眼,皇父给你指个留名文学史的才女是你命好,说你胖你还喘上来,看看你那虚伪做作的样子!

康熙在上首呵呵笑了两声,看他四儿愈发不顺眼。

格格写的怎么了?这样的性灵天成,还是正儿八经的满人!能给我大清文治加多少分!

……早知道西林觉罗氏如此,还真进不了你后院。

康熙原想多嘱咐几句,但一看胤禛那满面红光的样子,再想想他之前的行径,便也不操这个心,挥手让他滚蛋。

各回各家,各找各的妻妾念诗。

近些年夺嫡激烈,四爷惯来是不爱搭理八爷的,他有时不得不承认,自己是没老八会耍嘴皮子。今日散宴出宫,四爷却格外要跟八、九两个冤种说说话。

“八弟啊,八弟觉得这首浣溪沙如何?”四爷一边强行搭讪,一边示意下人把灯笼抬高点,往八爷脸上照,照得越亮越好。

八爷还能绷得住:“自然是好的,恭喜四哥了。”

“同喜同喜。”四爷在八爷脸上看了一圈,遗憾地收回目光,又背着手问一旁脸黑如墨的九爷,“老九以为呢?”

九爷阴阳怪气道:“您这位格格,又会写诗,又能救人,声名遍京城。眼瞅着就不安分,哪天把您家烧了怎么办呢?”

四爷脸色有些怪异,他想了想,对老九点点头,俨然道:“承你吉言了。”

八爷九爷:……??

四爷瞟俩冤种弟弟一眼,不由生出一点怜悯,扬长而去。

呵,阿其那塞思黑!

胤禛默的那纸浣溪沙摆在龙案上,康熙爷站在乾清宫廊下吹风。

“主子,夜深了……”贴身太监在一旁劝说,康熙爷仰头望月,如若不闻。

夜深才好,夜愈深,就愈静,连这深宫大内都能消去红尘气,仿佛真是身在高峰正窥皓月。

月亮又大又圆又亮,老皇帝和月亮对视着,这月亮真像天的眼,人在月下是什么呢?人在天下是什么呢?

他纵然是人间至尊,大限将至,也生出虚弱之感。

可怜身是眼中人。

可怜身是眼中人啊。

“是个天才孩子。”康熙爷自言自语,“以女子之身,竟能体会天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