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104(第2/3页)

桃花捧着碗,没有插话,安静听她说。

乡下是这般,十里八村,随便找一人问你们村哪家最豪横,得出的结果往往都是谁家本事大,谁家儿子多的最豪横。甭管是抢还是打,人越多势越大,势大便人人都怕。

“我爹被人看不起,加上没儿子养老,在村里受了半辈子气,性子养得有些……”她顿了顿,愣是找不到啥词来形容,“作,村里人私下都骂他老作鬼。我那几个妹子小时候被他动辄打骂,长大后相看人家,个个撒泼打滚要嫁到外村,逢年过节也没回来看过他们一次。只有我和我家二牛,春日播种,夏日插秧,秋日割稻,冬日担柴火,我娘家那头的事儿全是我们扛着。他们老两口,今儿这里疼,明儿那里不舒坦,家里家外都离不得我,照理来说,我和二牛总该比我那几个妹子强吧?结果怎么着。”

吴招娣冷笑:“我们夫妻整日累死累活,搁他们老两口眼里都是应该的,就为了这几捆柴火,上门和我闹,说今年该给他们的拾的过冬柴咋还没担来?有时间给外人忙活,咋没时间给亲娘老子拾?他们这话说的是半点不脸红,我年年给他们拾掇一屋檐的柴火,过年杀猪,他们却没给过我一块肉,反倒是给我几个出嫁后就没回过娘家的妹子送肉去。年年初二,没人回娘家,年年抢收,没一个女婿回来帮忙,啥事儿都我们干,回头啥好的都往别人家送,就为着几捆柴火,爹骂完我们不够,隔日娘又上门来哭。”

桃花听着都觉得脑瓜子疼,摊上这样的爹娘,真就远香近臭?隔得近,啥事儿都干,成了理所当然。离得远,平日里连句问候都没,反而招人惦记?

可这又和她家柴火扯上啥关系了?

见桃花望过来,吴招娣脸都红了,臊得:“我爹娘那性子,每年都要闹几回,村里人看热闹都看习惯了,我心里虽不满,但摊上了他们能咋整?要怪只怪我没几个妹子聪明,没想着嫁远点。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隔日便进山拾了两捆柴火给娘家担去,结果……”

她说到这儿,脸色一片漆黑:“进屋就发现屋檐下放着四捆柴火,我自个捆的我咋能认不出来?就是当日我和二牛在山里拾的!”

当时她便炸了,冲进屋把他爹从床上拽下来,都不需咋逼问,他自个便承认了,理直气壮得很,就是去卫家“拿”的,他都不觉得那是“偷”,而是“拿”。他女儿女婿担了几捆去卫家,他便拿几捆回来,这咋能算偷呢?柴是他女儿女婿拾的,他不同意把柴火给卫家,自个拿回来咋啦?

只能说遇巧,那四捆还真就是吴招娣两口子担下山那几捆,吴老汉不觉得自己有错,他还认为自个聪明,偷摸去卫家踩了点,见他家一连几日都没人,这才顺利把柴火担回来。

凭啥给他家柴火,办杀猪酒都不请村里人。

“何况这柴火本就是我的,那瘸子又不是你亲爹,你给他拾什么柴?傻不溜秋的,让你上门吃酒,你还客气上了。”吴老汉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为这次和以往无数次一样,无论他说了啥做了啥,早上喊肚疼,下午喊头晕,晚间说腿酸,多折腾人,女儿都会边骂边叫男人把他带去隔壁村看赤脚大夫,“再说,你怕啥啊,他家又没人,这可是柴,不是金子,往灶膛里一塞,不消片刻就变成了灰,谁认得啊。”

他说罢哈哈大笑,不觉得这是啥事儿,见她这回来是挑着柴火的,还很得意呢,这不骂上门,她晓得给他担柴来?

可惜没等他摆起老子的威风,站在院里被气得浑身发抖的吴招娣一把推开他,冲进灶房拎了把菜刀出来,把她娘家的鸡鸭杀的杀,捉的捉。

那场面血腥又吵闹,吴招娣她娘当场便晕了过去,吴老汉没敢晕,吴招娣也不让他晕,她抓着被自己当场砍了脖子的鸡,红着一双眼盯着她爹道:“别人家的柴火塞灶膛里烧了就认不出,你家的猪肉送给妹子们我没发现就是不晓得。那这鸡呢,是不是我全吃到肚子里,留下一堆骨头,也可以说不是你家的?”

“吴招娣你敢!”吴老汉指着她的手都在抖,便是晓得她性子一向逆反,但也没想过她居然敢杀他的鸡!

“我咋不敢?”吴招娣说罢冲进鸡舍又杀了一只,“反正你眼里也没我,明知晓那是我担去别人家的柴火,你居然还去偷回来,是要把我的脸皮扔在地上踩吗?这么多年,娘家的事儿都是我揽着,一年到头累死累活还落不着一句好,你一个心气不顺,和娘上我家门指着我鼻子又骂又打,说没柴火,说我不惦记你们。我就问你们一句,这些年,我那几个妹子妹夫给你们担过一捆柴,挑过一桶水吗?”

她染着鸡血的手指着她爹,气得浑身都在抖,连她担去卫家的柴火他居然都敢偷回来,他哪里把她这个女儿放在心上过?若是叫卫家人晓得这事儿,该如何看她吴招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