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这是卫青的战争,冠军王的领悟!(第2/3页)

且对手如果真从皇陵出来,距长安不足百里。

战略纵深太短了。

必须用命去填,寸土必争,以阻挡敌方对长安的冲击。

卫青在心里思索了一遍汉军的布置,确定没有漏洞。

他命士兵加强了城防,城外多年未用的壕沟,障碍物都得以重新启用。

并且在骊山到长安的一路,做好了相应安排。

一夜的忙碌后,晨光初露,长安以东百里,兵锋骤起。

整个骊山都有一层阵纹从地表浮现。

那是皇陵的外围阵列。

巨响声中,山脉震动,竟有一株青铜树从骊山地下生长冒出。

这株青铜树,绽放出仙器的光芒,不断增长变大,如一座青铜山。从地下上升,撑开了地脉,撑开了皇陵外围的禁制。

山峦崩响龟裂。

百里外的长安,也能感受到大地被撕裂的震荡。

未央宫。

汉之国玺起落,光芒如潮。

皇帝看见了国玺内的社稷图涌出缕缕仙光,映现出骊山的变化。

董仲舒,李蔡等人仍在书房,亦看见了骊山的惊变。

众皆脸色一沉。

“果如大将军所料,仙主竟有了从皇陵出来的能力。”

城头处,卫青放开自己的军阵。

他的军阵没有霍去病的兵圣军阵,能覆盖神州那么庞大,但亦可布设百里。

卫青的军阵顷刻间蔓延到骊山,融合汉军兵权,大巧不工,中正堂皇的兵势,衍生出阵理阵纹,对那株青铜树展开冲击。

轰隆!

军阵的力量,得万军共聚,撼击青铜树。

忽然,青铜树所在位置,地下龟裂出一个渊坑,西族从中蜂拥而出。

骊山往长安的秦岭余脉,一座座矮山上,汉军众将,李敢,赵破奴,复陆支,赵安稽等人各自统兵,杀机四射。

他们身后,是以万计的汉军骑兵和步兵。

血战迅速拉开帷幕。

“放他们再出来一些,等他们列阵!”复陆支舔了下嘴唇,眉梢的疤痕挑了挑。

汉军将帅所在处,放满了巨型火桶箭,还有小山般堆砌的丹药。

这都是近数月赶制的存货,分别放在长安城头和扼守皇陵的隘口处。

西族从地下冲出,如蚁群般不断增多。

稍远处,汉军众将双目炯炯,眺望从地下冲出的西族。

“开战!”

赵破奴发出声嘶力竭的暴叱:“放!”

霎时,火桶齐鸣,惊天的巨响,烟尘四起。

炮火声,喊杀声,地脉的震动!

卫青从城头迈出一步,亲自来到骊山前线。

西族在炮火中大量伤亡,残肢断臂。但更多的部众,神色凶狠,在地面,在仰角的山坡上,奔跑如飞,对汉军发起猛烈的冲击。

还有的西族扛着那根巨檑木,在撞击周边的矮山。

山峦崩塌,碎石如草梗般抛飞。

“他们这次出现,攻势比以往凌厉了这么多?”有汉军将领凛然道。

卫青亲自指挥士兵攻防,用弓弩,火桶箭向西族射击。同时以盾牌,长矛抵御靠近的西族。

一段时间后,西族见攻势效果不佳,立即调整策略。

他们开始分兵,试图从山野一侧,绕过汉军主力布防区域。

但卫青早料到对方的举动,主防线周围,不仅有陷阱壕沟,且有多路伏兵。

只不过一夜的布防毕竟时间太短。

双方鏖战了整个上午。

中午的时候,西族化整为零,找到了汉军防线的薄弱处,成功渗透穿过了骊山的第一层防线。

卫青亦随之调整方略:“骊山留守部众,转为游击,动用骑兵,拦阻西族接近长安。”

众将齐声答应,各行其事。

战争来到了最激烈的阶段。

……

真实天地。

霍去病看见老秦人在一场场战争中,横扫六国,定鼎天下,浴火而生。

他看见所向无敌的秦锐士;

看见了沙场百战的战国四大名将;

看见了纵横不败的蒙恬,北逐匈奴,收复河南地,并以河为塞,临河筑建四十四城。让长城西起临洮,东迄辽东,逶迤万里,功绩显赫。

霍去病在真实天地和表象天地间反复穿插,如同在时间的逆流中前行。

他看见了更多的春秋,战国名将,看见了白起,看见了孙膑,乐毅,赵奢,先轸、司马穰苴,吴起,恍如一次次轮回,又若一场虚幻,却真实无比的梦境。

他和这些传奇兵家相互传兵,体会兵家真谛。

最终,霍去病来到一片浩瀚无垠的战场。

这里以兵法为阵,衍生出对应天地,几无穷尽的变化。

在这片战场上方,征伐之音如洪钟大吕:

“知天地,胜乃不穷。”

“兵之情主速,乘敌之不及,由不预之路,攻其所无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