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空前高涨(第2/3页)

公孙弘却是笑眯眯的模样:“老臣还有最后一事求恳陛下。”

嗯?

还有事,这可不是事先安排的步骤。

公孙弘给自己加戏,皇帝也有些意外,“丞相有事但说无妨。”

“老臣想去大司马麾下,任中大夫一职,为禁军再效力一段时间,嘿嘿。”

公孙弘回头对武官第二位的霍去病眨眨眼。

霍去病暗自动容。

中大夫是郎中令麾下言官,属参谋,给诸事提意见。

公孙弘丞相之尊,去给郎中令当参谋,那是绰绰有余。

他以前的门生故旧,朝中百官,看到他的所为,也就懂了他的意思。他很明确的站位到霍去病这边,目的是让相位平稳过渡,稳定朝中局势,尽量避免部分宗室出来增加内耗。

新任丞相李蔡微不可察地蹙了下眉。

公孙弘卸任还要去禁军理事,给其他文武指了个方向,明显对他接任丞相有些不利。

皇帝欣然道:“老丞相可是跟着郎中令出去打过几次仗,对军伍生出了兴趣。”

公孙弘毫不避嫌:“正是,郎中令行军作战,摧城拔寨如等闲尔。老臣就想去禁军凑个热闹,郎中令别嫌弃我老迈无用就好。”

霍去病半鞠执礼,没说话。

皇帝笑:“甚好,朕也舍不得丞相。

你去禁军,朕就赐你宫中行走,以后郎中令与朕议事,老丞相也可随同来参加。”

公孙弘躬身谢恩。

早朝的气氛轻松。

转眼散朝,百官各行其事。

公孙弘脚步轻快的换下丞相袍,来到禁军大殿报到。

禁军这边,也和上朝似的。殿内,霍去病麾下上百的大夫,郎官,谒者,禁军部分将领,都在殿内等候,见到公孙弘齐齐执礼:

“欢迎老丞相来我禁军共事。”

霍去病亦起身相迎,在自己的位置右侧加设矮席,专给公孙弘坐,对面是白南妤,身后霍光。

等其他人退下去,公孙弘道:“眼下东向的岛国和西边的帕提亚既然有攻我之意,被动等敌人来攻,怕不是大司马的风格。

要是我猜得没错,大司马可是已有过安排?”

霍去病失笑点头。

……

“李相自今日起,掌满朝文武,百官之首,实可喜可贺之事。”

宗室的常山王刘舜和宿老刘珝,来到未央宫侧翼,丞相理事的偏殿。

李蔡一身红褐相服,国字脸不怒自威,下颚留着三撇长须:“我能出相,是陛下洪恩,也是宗室的举荐和看重。”

“你李氏一门,武有李广,李敢两位大将,再加上我等的支持,必可助李相在朝中大有作为。”

一干人在殿内入座。

刘珝问:“朝中接下来怕是又要打仗了,李相怎么看?”

李蔡其实并未倒向宗室。

他的位置更适合保持中立。

“陛下已同意让李敢统兵,嚣射虎为副,带重骑并一万轻骑去胶东沿海驻防。

陛下这么安排,自有道理。”李蔡不动声色。

常山王棱角分明的薄唇上扬,露出稍许笑容,缓声道:

“西线的帕提亚被决了河堤,缺粮,短时间内显然还打不起来。一旦开战,东边沿海若遇敌,只要李敢能统兵建功,我们就会联合谏言陛下,再调李敢去西线,让霍去病连征战的机会都没有。

将其功劳尽皆占了,也好叫陛下看清楚李敢的才能。”

刘珝瞅瞅李蔡:“可惜公孙弘看不清风向,告老仍要往霍去病那边凑,李相觉得呢?”

李蔡跟着笑了笑。

他的位置,不可能轻易站队,不然相位也就到头了。

皇帝不会容许一个过于活跃,拉帮结派的人,坐在丞相的位置上,这一点李蔡很清楚。

但有些主政倾向却无妨,这也是宗室来的目的。

时间来到二月初。

后世的日国,当下还处在他们的文明初始阶段,弥生时代。

从这一时期开始,日国所在的岛屿上,出现了陶器、铁、铜器以及水田等文化,使其逐渐成为一个农业社会。

弥生时代中后期,岛上各小国内战频繁,逐渐出现了兼并诸多小国的“大和国”。

他们征服了日国中部的大部分区域。

虽然这个大部分区域,其实也没多大。

大和国的首领最初称“大王”,眼下还未改称后来的天皇。

而此时,在日国的本州岛,也就是最核心的本岛地区,北部的荒原上。

赵安稽的队伍已奉霍去病的命令,暗中潜入登岛超过半个月的时间。

旬月前,发现日国的海岛上,有兵马整备,且和纵横半圣有关,霍去病立即就调兵遣将,暗中做出了应对安排。

由于后世的认知,他对打日国人的老祖宗,展现出空前高涨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