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帝国双璧,锋芒乍现(第2/4页)

楼兰国主披头散发,被汉军押出来,狼狈不堪。

他没想到匈奴会兵败如山倒,楼兰亡国在即。

他被压跪在地上,惊惧,悔恨等情绪交织,身体止不住的颤栗发抖。

“饶命……”

汉军行刑的刽子手,一刀砍下,人头飞起。

龟兹,姑墨等国主都随之过来,皆露出痛快之色。

楼兰依仗匈奴,盘剥西域各国多年。亲眼见到楼兰国主死在眼前,各国之人无不觉得大快人心,恶贯满盈的楼兰国主终于伏法。

霍去病旋即宣布,削楼兰国号。

原楼兰降兵,俘虏,会送往汉境,服苦役。包括蒲类亦是相同的处理手段。

霍去病话落,好似口含天宪,楼兰的国运彻底崩塌。

其主要的一股国运洪流得天地之力运转,会被汉所承接。

还有部分国运,因为国主被杀,国祚中断,在归于天地之前,被霍去病催动社稷图吸收。

不过想要引出的那些外来人,并未出现。

“来人。”

霍去病道:“往乌孙等西域几国送信,叫他们择日去长安面圣,归附我大汉。”

自有人去传令。

去乌孙等国传讯,一来一去,至少要二十余日。

而皇帝已让人送来急诏,召霍去病回长安。

诸多西域国主稍作准备,也将去长安面圣。

“公孙将军,陛下招我回长安。大营就由你和章太守联袂驻防,军事以公孙将军主理,余事则由章太守主持。

我统兵四万归朝,留叁万军镇守西域。”

霍去病招来刚从西关赶来的太守章军,还有公孙敖:“李敢会留下听用。”

公孙敖问道:“西域诸事,可有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西域以乌孙,龟兹,焉耆,姑墨,于阗,疏勒,弥国等六七个国家,较为强盛。

而越强的国家越不想放弃到手的权力。

我们虽击溃匈奴,但除了龟兹、姑墨,其他几国单凭击败匈奴,还不足以让他们自愿入我大汉。”

霍去病娓娓道:“包括龟兹,姑墨当前也只愿为属国。

他们表面答应去长安面圣,实则推诿拖延必不会少,都有观望之心,等着看我大汉怎么办。

绝不会轻易服从我们的调度。”

公孙敖若有所悟:“所以郎中令准备先礼后兵?

让人去传信给乌孙等国,叫他们入长安面圣,是在试探他们的态度。”

“他们若知进退,主动来朝,免得刀兵相见最好。”霍去病平静道。

他在五月九日,启程离开玉门,东归还朝。

这次归朝的人规模极其壮观。

按后世记载,浑邪部归附大汉的人数,有数万众。

这些人不会都去长安,但陆陆续续有两万人需迁移到汉地居住,以表示浑邪对汉的忠诚,相当于抵押的人质。

此外还有横扫西匈奴各部捕获的俘虏。

虽然之前已送了好几拨回长安,但霍去病动身,随行者最多,仍有数万人。

一路浩浩荡荡,绵延数里的往长安去。

不过霍去病在启程后,就不见了踪迹。

回长安的四万精锐,亦有半数没有随队而行,和霍去病一起不知去向。

……

匈奴王庭。

各部闻大萨满之死,潮水般聚集到乌兰巴托。

从乌兰巴托的高地下望,打着部落大旗的各部,宛若溪流汇海,从草原各地而来。

五月的草原,绿意初绽,草木随风如汪洋起伏,波澜壮阔。

聚集的各部,以乌兰巴托王庭为中心,往外扎营而居,连绵的帐幕大顶,一眼无边。

大萨满的死,让匈奴各部哀戚的同时,也让他们空前团结。

各部齐聚的盛况,即便在匈奴当年统一大草原,让万部来朝的时期,都不多见。

眼前人山人海的壮观景象,让伊稚斜沉入谷底的心又重新活跃起来。

匈奴征伐天下的底气仍在!

“汉将霍去病启程离开西域,回返长安?”

伊稚斜声音雄浑,负手站在乌兰巴托之巅,问前来告知消息的匈奴兵。

匈奴控制西域多年,虽被汉军击溃,但一些残留的布置并未全被扑灭,眼线仍在。

汉军撤出西域,有匈奴在西域的布置,通过秘密途径,将消息传回王庭。

而在收到消息的同时,伊稚斜凭大萨满留下的器物,还意外收到了不见踪迹的苣都的传讯:

“此时出兵奔袭西域,汉军必疏于防备!

我天魂部有一支兵马,携带粮草,一直蛰伏在王庭和西匈奴之间的草原上,已进入战备状态,他们会去奔袭西域的留守汉军。”

这条消息,让伊稚斜心头大振。

各部汇聚的鼎盛景象,本已叫他心里有些波澜。

苣都竟还有隐藏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