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帝王拜将!(第3/3页)

远处,因为苣都的出现,他身后的匈奴部众无不暴起欢呼的浪潮。

匈奴大军,杀气腾腾的驰骋远去。

他们坚信此战将摧毁汉军所有抵抗,重振匈奴纵横草原,不可战胜的神话!

……

三月二十六日。

清晨,未央宫侧翼,刘氏宗亲的宗庙。

宗庙就是祭奠高祖皇帝和历代刘氏先祖的地方。

群臣,宗亲齐至,禁军林立,情景肃穆。

皇帝和皇后在数日前便开始沐浴行戒,直到这天清晨,盛装而至。

登台拜将是国礼,亦是一个将领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之一。

君主亲自拜将,自汉开国以来,只有四次,淮阴侯韩信,条侯周亚夫,长平侯卫青,现在则是冠军侯霍去病。

百官林立,宗亲陪同。

清越的编钟,被敲击传响,震动长安。

这是从商周时期传下来的拜将礼节,步步都有讲究,不能有丝毫僭越。

刘彻神色肃然威严,从宗庙正殿走出,来到殿外,看向群臣前方,一身戎装的霍去病。

“朕闻匈奴集齐麾下各部,出兵往我大汉逼来。

现有匈奴大军当前,朕欲以郎中令霍去病,拜主将出征,特祭告天地,告知列祖列宗。

霍去病,朕着你统大军迎战匈奴,你可愿往?”

霍去病朗声道:“臣等待此刻多年,愿往!”

皇帝和一旁的卫青,卫子夫都翘了下嘴角。

按太常周平给出的礼节,这时的霍去病需要慷慨激昂,长篇大论,诉说忠君爱国之心,而后叩首恭迎,表示愿往。

霍去病就把词给改了,只一句话。

刘彻挥了下手,大阴阳家姜堰便上前占卜,叩问天地。

他往天上扔了两个阴阳签,相对如满月,意即大吉。

选定时辰为今日巳时中,即骄阳升空以后,正式起兵。

皇帝遂再次进入宗庙正殿,当着列祖列宗的灵牌,举行授将仪式。

这次霍去病也跟着进入宗庙。

皇帝刘彻站东面,面向西方。

而霍去病则在南面,面向北方,所谓北向称臣,就是此意。

刘彻手里执青铜“钺”(代表将军的权柄),先拿钺的头部,把柄递给霍去病,道:“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

这就是授权,明确授予将军生杀大权!

刘彻再次手拿钺的柄,把锋刃递给主将,又说:“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

锋刃向着主将而说这句话,则是告诫主将要自重,不可滥用军权。

刘彻接着向主将交待作战的原则如下:

“见虚则进,见实则止。勿以三军之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之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

与士寒暑必同。如此,则士众必尽死力。”

这段话的意思是不要轻敌;不要冒进;不要自持身份而鄙视他人;不要固执己见;要与士卒同甘共苦。

到这里,拜将初步礼成。

连皇帝也要对霍去病躬身,表示国之重托,生死社稷之事,自此刻起交付霍去病之手。

霍去病行大礼回拜,接过皇帝手里的钺,朗声说道:

“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

臣受命持钺之威,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为将。”

意思是皇帝既然给了我这么大的权力,我绝不会有二心,必以死报国。我只要求陛下,要授权就授我全权,不然我不敢为将。

这都是固定的套路和台词,事先还演练过。皇帝听后,答应授全权,不干预军队指挥。

于是,拜将成功。

随后再次祭告天地,鼓乐齐鸣,告列祖列宗,君臣互相执礼。

这仪式之神圣肃穆,是汉之一国,出征最庄重的礼仪之一。

霍去病若能得胜归朝,还有更隆重的告天归朝礼,需国主亲自到城外迎大军凯旋,长安各处城门全开,百姓夹道相迎!

眼下则是礼初成,可以起兵,皇帝和霍去病等重臣,转而往城外行去。

在宗亲队伍里,面色惨然仍未恢复的平阳公主,刘珝,刘焱等人也在。

他们都尽量躲在车里,远远望着那个万众簇拥的年轻将领,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