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第2/3页)

这该如何是好?

五人中的三人上了年纪,尤其是宋伯,不仅年事已高,还被酒色掏空身体,长时间弯腰难免头昏眼花,变得摇摇欲坠。

曹伯心头不安,有些后悔采纳许伯的提议。

后伯和朱伯后悔不迭,他们习惯谨小慎微,行事好从众,却忘记林珩狠戾性情,不比旁人。内屠氏族外灭郑国,手下血流成河,岂会法不责众。

越想越是后悔,两人额头冒出冷汗,不知该如何收场。

林珩不作声,也无任何表示。他好整以暇地站在车上,玩味地观察五人,将他们的表现尽收眼底。

黑骑分列在玄车左右,单手挽缰,另一手擎起图腾旗,头盔边缘压住眉峰,愈显目如寒星,杀气浓重。

全副武装的甲士拱卫国君,手持矛戈顿地,千人如同一人,钝响声整齐划一。

被晋军威慑,部分使臣不再幸灾乐祸。同长沂君等人一般,众人的心提到嗓子眼,下意识绷紧了神经。

林珩抬起右臂,顿地声戛然而止。

一阵风袭过,众人鸦雀无声,连呼吸都低不可闻。

砰!

一声钝响打破寂静,宋伯体力不支,竟在车前栽倒。

他眼前发黑,控制不住扑向前方。左右之人反应不及,伸手时错过,只能看着他摔在地上,衮服沾染泥土,冕冠险些摔落。

宋伯当众出丑,威严扫地。

曹伯等人却松了口气,以为能借机揭过此事。

可惜他们不了解林珩。

看出五人的意图,林珩压根没打算轻拿轻放。他不仅不会如几人所愿,更是反其道而行。

既要表现恭敬,弯腰远远不够。

见曹伯几人装作关心宋伯,就要起身查看他的情况,林珩忽然拔出佩剑,反握刀柄掷向地面。

一道银光闪过,王赐剑破风而至,斜插入地面,成功拦截几人动作。

曹伯等人不敢置信,一时间惊怒交加,脸色青白交替。

“晋君,这是何意?”许伯出声质问。

林珩没有回答,而是扯下腰间锦囊,倒出铸有“侯伯”两字的金印。

“天子下旨封寡人侯伯,代天子出征伐。”林珩把玩着金印,扫视对面五人,“诸位愿行臣礼,寡人能受。黑骑!”

“诺!”

黑骑同声领命,百余骑策马上前,隔绝五位国君的仪仗。另有数人翻身下马,走到五人身前,按住他们的肩膀,迫使他们稽首。

宋伯双腿发软站不起身,两名骑士当场提起他,脚尖踹上他的膝窝,迫使他膝盖触地。

这一幕震惊五国之人。

太过于惊骇,竟无一人出声阻拦,遑论上前救出国君。

长沂君再也坐不住,匆忙跳下车,三步并作两步来至林珩车前,被黑骑挡住去路,双手交叠躬身至地,颤抖着声音道:“君侯息怒,曹君一时糊涂,绝无背逆之心!”

更多使臣反应过来,纷纷下车走上前,站到长沂君身后,希望林珩能网开一面,放过曹伯等人。

“寡人暴虐,天下共知。”

无视求情的使臣,林珩看向被按跪在地的曹伯等人,声音平和,听不出丝毫怒气,冷漠得令人心惊。

“邀诸位共盟实为稳固边境,护西境安危。寡人一片好心,奈何诸位不领情。”

林珩抬手按住车栏,作势叹息一声。

阳光落向车伞,光透不进伞下,使他半身隐于暗影中,肩上的玄鸟更显凶戾,煞气阴森油然而生。

“无妨告知诸位,寡人最恶三心二意,左右摇摆。盟约尚未定下,诸位大可以离去,寡人不会予以干涉。如不走,同晋结盟,日后再生反叛,郑便是其下场。”

一番话说完,林珩走出暗影,面含浅笑站在光下。

年少俊朗,眉清目秀。

唯有霜雪气息凝固不散,煞气凛然。

“方才之事,寡人可以既往不咎。会盟祭祀之前,是走是留,诸位自己选择。”

说话间,林珩走下伞车,施施然来到五人近前,拔出斜插地面的王赐剑。

智陵等人松开对五名国君的钳制,黑骑似潮水退开,现出惊骇欲绝的五国氏族和甲士。

“机会只有一次,诸位切要深思熟虑。”林珩笑着道出这番话,利落收剑还鞘,转身登上伞车。

“城东扎营。”

命令下达全军,千人队伍调转方向,留下各国使臣。

田齐没有立刻跟上去,而是驱车来至宋伯面前,居高临下看着他,在车上叠手:“外大父。”

吕奔和吕坚跟在田齐身后。

两人是宋国氏族,宋伯的臣子,却追随公子齐行动,决心可见一斑。

听到田齐的声音,宋伯突然生出力气,一把推开侍人的搀扶,手指田齐怒斥道:“逆子,晋侯辱我,为何不拦?!”

“三令杀我,外大父为何不救?”田齐凝视宋伯,不放过他脸上一丝一毫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