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第2/3页)

“晋侯真行此举,岂非无礼之极,难道不怕千夫所指?”吕坚不敢置信,声音紧绷。

“背信弃义的是宋,行恶事的也是宋。晋侯曾在上京为质,同公子齐年少相伴,情谊深厚。纵有出格之举也是情有可原,实为重情重义。”吕奔摇头叹息,道出击溃吕坚幻想的一番话,“非是困难重重,使晋也落不到吕氏头上。”

吕坚嘴巴开合数次,却是无从辩驳,未能说出一个字。

他回想起国内的情形,想到满朝氏族互相推诿,最终将入贡推给吕氏,国君连夜召见父亲,口口声声委以重任。

他还曾心花怒放,以为吕氏得到重用,不会继续沉寂。

不承想真相这般讽刺。

“无耻!”他用力握拳,一阵咬牙切齿。

见他这般表现,吕奔再次失望叹息。

国将不国,家亦不家,庸碌愚笨倒也无妨,好过看得一清二楚,却自始至终无计可施,徒留满心无力。

车队一路前行,距离肃州城愈近,气氛却变得萎靡,不复之前的张扬。

不提吕奔父子,护送队伍的甲士也知公子齐奔晋,公子有因助他逃脱被责难,如今囚在府内不能出。

蔡欢一席话点明宋国的短视,众人眺望前方巍峨的城池,毫无抵达目的地的喜悦,反而心生不安,仿佛前方趴伏着一头恶兽,随时能取人性命。

相比吕奔父子的忐忑惶恐,抵达城下的蔡欢则是满脸喜意。

林珩和楚煜尚未入城,她连声叫停马车,抬手推开车门,笑意盈盈走出车厢,在车前向林珩福身,恭敬道:“一别数月,君侯威严更盛,欢仰慕之极。”

“欢夫人。”林珩微微颔首,看到蔡欢身后的车辆,不由得挑了一下眉。

蔡欢又转向楚煜,同样笑着见礼:“久仰公子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楚煜浅笑还礼,姿容靡丽,艳色无双。

不可抑止地,蔡欢再度被惊艳。恍惚间撞上冰冷的视线,如同置身冰天雪地,绮念一扫而空,只感到脊背生寒。

“夫人过誉。”楚煜笑意更盛,态度温和有礼,哪有半分森冷。

对危险的警觉让蔡欢收敛态度,不敢再有半点放肆。她不着痕迹打量楚煜,寻不出半点破绽,仿佛之前的一切都是她的错觉。

果真是错觉?

蔡欢短暂思索,很快又打消怀疑。视线移向玄车上的身影,想到初见林珩时的情形,顿生熟悉之感。

脑中一念闪过,蔡欢丝毫没有拨云见日的兴奋,反而尝到苦意,心不断下沉。

惊才绝艳,霸道纵横,偏又手握重权。

生逢其时,小国只能夹缝求生。一旦行差踏错,终难逃灭国之祸。

城头又传来鼓声,雷鸣般的声响撼天动地。

几名巫行出城门,献上以小鼎盛装的酒。

奴隶牵出一头羊,林珩拔出佩剑,一剑刺穿羊的脖颈。鲜血喷涌而出,洒落到小鼎中,酒液染成殷红。

“祭盟。”

晋越有盟,自烈公起延续数十载。

鼎中的血酒注入盏中,林珩和楚煜各持一盏,依礼互敬,各自仰头一饮而尽。

“请。”

酒盏翻转,不存一滴酒水。

林珩驾车先行,两侧人群让开道路。

楚煜的车辆紧随其后,再之后是晋国氏族和楚煜的扈从,最终才是蔡欢的马车。

队伍行入城内,路旁晋人纷纷行礼,各国商人也随之躬身,恭敬别无二致,仅能从服饰看出区别。

田齐没有驱车上前,反而是林珩看到他,笑着向他招手:“阿齐。”

楚煜顺势看过来,精致的五官,修长的身形,同田齐记忆中一般无二。同样不变的还有他的笑,迷得王女神魂颠倒,被贵族女疯狂追逐。

每逢公子煜驾车出现在上京城,都会引来人群围堵,道路变得水泄不通。

“蜀公子齐?”楚煜记得田齐。在上京时,他和林珩常在一处,尤其是落入冰湖之后半年时间,两人几乎是焦不离孟,在王宫同进同出。

“上京一别,君安好。”田齐驾车上前,主动退后少许,同两人拉开一段距离,以示对大国的恭敬。

林珩习惯他的变化,并未多说什么。

楚煜对照记忆,联系蜀国传回的消息,也不觉有何奇怪。

经历过生死,几次险象环生,如果没有半点成长,依旧如上京时天真,帮他登上君位也保不住,迟早会再被逆臣所害。

三驾马车穿过长街,逆风行至晋侯宫前。

令尹子非没有出城,而是早早拜会国太夫人,此时在南殿等候。

蔡欢的马车落后一步,没有进入宫内。她此行是为入贡,以附庸自居,直接转道去往驿坊,同越国令尹成为邻居。

“煜当拜见国太夫人。”进入宫门后,楚煜提出要见长辈。

林珩自然不会拒绝,命侍人先往南殿送信,他与楚煜同行:“大母知晓君到来,十分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