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第3/4页)

战马失去操控,竟然先后挣脱缰绳,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晋骑来不及捕捉,很是感到惋惜。

“带走。”

两名私兵被拖过雪地,一路拖到林珩马前。

火光映照下,一身黑服的公子居高临下,容貌俊逸,气质凛若冰霜。

私兵被拖拽一路,全身剧痛,变得气息奄奄。

他们刚想要动一动,两杆长矛就叉过脖颈,锋利的边缘抵近皮肤,使他们再不敢轻举妄动。

“城门为何打开?”

林珩拍了拍战马的脖颈,黑马踏前一步,坚硬的马蹄恰好踩到私兵的手臂上。清脆的骨裂声响起,伴随着私兵的惨叫,融入呼啸的夜风中,令人悚然不已。

被踩碎手臂的私兵不断哀嚎,另一名私兵早就吓破了胆,撞上林珩的视线,立刻竹筒倒豆子一般,将前因后果和盘托出。

“军将已死?”

饶是林珩足智多谋,在战前想过多种情况,唯独没想过这一种。

堂堂阮氏家主,郑国上卿,竟死在一名军仆手下?

“该人曾为甲长,向军将献策水泼城头。军将斥其鸡鸣狗盗,命剥掉甲胄夺走佩剑,降为军仆。”

私兵不敢有丝毫隐瞒,道出知晓的一切。

“水泼城头?”林珩咀嚼四个字,看向火光笼罩的岭州城,“确是良策。”

就在这时,城门处又生变化。

守军发现阮力的尸体,登时大乱。有人主张关闭城门,也有人认为该禀报郑侯,还有人认定城内混入了晋国人,他们断无可能守住。

甲士们吵嚷不休,城门一直洞开。

城民们发现异样,瞧见出城的通道,竟然一股脑冲了过来。

“火扑不灭,快逃!”

人群中传出鼓噪声,由于环境太乱,很难确定声音来源。

众人也无暇去找出声的是谁,眼见火舌追了过来,合力搬开剩余的石头,顺着开启的城门涌了出去。

逃出城的人越来越多。

等守军意识到必须阻拦,人群已变成洪流,谁敢拦截就会被碾得粉碎。

“败局已定。”

几名甲长跌坐在地,面色惨然。

发现有甲士混入人群之中,他们也没有出面阻拦,而是转身登上城头,环顾空空荡荡的女墙,再看火光下军容森严的晋军,只觉遍体生寒。

“那是公子珩。”

一匹黑马出现在火光下,马上之人黑袍玉冠,除了公子珩不做他想。

甲长心生狠意,几人搬来守城的巨弓。

“仅此一箭。”

箭矢架上弓身,几人同时爆发力量,需牛马牵引的机关被转动,弓弦拉满。

甲长咬牙盯准林珩,双臂用力,虎口勒到出血。

“公子珩!”

吼声随风送出,林珩似有所感,立即收紧缰绳。黑马奔出数步,破风声擦身而过,未能击中目标。

林珩转过头,就见一枚巨箭斜钉在地,箭头完全没入雪中。

“公子小心!”黑骑迅速聚集上来,护卫在林珩四周。

“无事。”林珩仰望城头,捕捉到孤立的身影,未因袭击愤怒,反而道,“郑有英雄,可惜。”

几名甲长并肩而立,血沿着手指流淌,淅淅沥沥落在脚下,冻结成一团团暗红。

望向骑兵簇拥的公子珩,想到他年少亲征,一路摧枯拉朽,今日兵临城下,再观至今躲在宫内不肯露面的郑侯,几人都感到心灰意冷。

“当日猎场,晋侯言公子珩继承国祚,晋必蒸蒸日上。君上诸子无才,郑将衰微。”

一名甲长拔出佩剑,俯瞰逃出城的郑人,剑锋横过脖颈。

“君上损英勇,再无豪迈,郑将亡。”

剑锋划过,血光飞溅。

几名甲长心怀忧愤,自绝于城头之上。

郑侯宫内,侍人婢女惊慌逃窜,再无人看守珍夫人和蛊医。

一道身影逆人流而行。

他做侍人打扮,衣袍却不怎么合身。混乱的人群中,他身形灵活,三两下绕过回廊,来到珍夫人所在的偏殿。

和嘈杂的殿外相比,室内显得异常安静。

来人扫一眼空旷的前厅,立即绕过屏风去往后室。

果不其然,珍夫人和蛊医都在。

一人手中捧着毒药,另一人拿着引火的工具,分明是要将宫乱再推进一步。

“见过夫人。仆名庸,奉公子珩之命护夫人安全。”不待珍夫人讯问,来人取出一张绢,主动亮明身份。

珍夫人接过绢布,看到上面的印章,知晓不能作假。

她认真打量着庸,沉声道:“你不是晋人。”

“仆乃越人,受公子珩调遣。”庸实话实说。他潜伏在岭州城近半生,除了传递消息,都快忘记自己是一名甲士,曾经刀刃染血。

“公子如何吩咐?”

“公子命仆护卫夫人,送夫人出城。”

“仅凭你一人?”珍夫人皱眉。

“仆有死士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