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第2/3页)

一门之隔,殿外滴水成冰,殿内温暖如春,恍如两个世界。

火光在灯盘中跳跃,木炭在铜盆中燃烧。

殿内清香缭绕,不闻半缕烟气。

漆金屏风前,公子珩斜靠在案边,单手撑着脸颊,姿态闲适慵懒。

一名婢女跪在他身后,搓暖了手指,轻轻按压他的额角。

硕大的牡丹绽放在屏风上,栩栩如生,绚烂夺目。

乍见繁花盛放,珍夫人有片刻恍惚。

昔日的景象闯入脑海,她骤然记起正夫人在世时,每次前往玉堂殿问安或是探病,都能见到一面相类的屏风。

“母亲?”察觉她神情有异,公子原扯了扯她的衣袖,小声提醒。

珍夫人蓦然回神,定睛再看,公子珩正侧过身,单手撑着脸颊,目带审视看向自己。

深邃,幽暗,冰冷。

继承自正夫人的眼眸,此时竟无半分相似。

“夫人和庶兄深夜来访,不知所为何事?”

林珩略微坐正身体,视线扫过这对母子,在公子原脸上稍作停留,旋即回到珍夫人身上。

“公子日前曾言,物有价,等价可换。”

珍夫人深吸一口气,无意拐弯抹角,选择开门见山。

通过这段时日的观察,她对林珩的行事作风有所把握。要想达成目的,闪烁其词毫无用处,自作聪明更会起到反效果。

“我确实说过。”林珩示意紫苏稍停,单手置于桌面,身体微微前倾。饶有兴趣道,“我也曾告知夫人,欲达成所愿,前番提出的条件远远不够。”

“我知。”

伴随着话音落地,珍夫人从袖中取出一张绢布。

展开后,绢上写满文字,全是氏族之名,丽夫人等赫然在列。

“当年正夫人中毒,以致早产衰弱,早早离世,凡参与之人皆在此。”珍夫人将绢布推向前,方便林珩看清上面的每一个字。

“公子,以此换我儿平安,可否?”

珍夫人破釜沉舟,凡是参与当年事之人,只要她知晓,一个也没有漏掉,包括她自己在内。

公子原大吃一惊。

母亲的行为出乎预料,同两人之前商定完全不同。他有意开口,却被珍夫人拦住。

珍夫人对他摇头,一心一意看向林珩,等待他的回答。

林珩没有出声,手指一下接一下敲着桌面。

声音落在珍夫人耳畔,将她的自信一点点敲碎。紧张和焦躁疯狂滋生,充斥胸腔,让她变得不安,无法再泰然自若。

就在这时,紫苏附在林珩耳边低语数句。

林珩挑了下眉,口中道:“取来,给夫人过目。”

“诺。”

紫苏起身绕过屏风,俄尔取来一卷布巾。

比起珍夫人带来的绢布,布巾略显破旧,边缘粗糙,形状很不规则,分明是从布裙上扯下。

当着珍夫人和公子原的面,紫苏展开布巾,上面同样记录着一份名单,同绢布之上重叠九成,仅有个别出入。

“此乃先氏女呈上,换我庇护出继的幼弟。”看着脸色发白的珍夫人,林珩慢条斯理道,“夫人要有诚意,方能达成所愿。若仅是这些,还是请回吧。”

说话间,林珩垂下眼帘,摆了摆手,大有送客之意。

珍夫人心知谋划落空,对先玉恨得咬牙。为防林珩心生不耐,当即叠手伏身,沉声道:“鹿氏愿效忠公子,唯公子马首是瞻!”

公子原也伏身在地,口称自请为臣,愿为林珩驱使。

“夫人之意,鹿卿是否知晓?”

林珩的声音在头顶响起,珍夫人和公子原不敢有丝毫迟疑,迅速将鹿敏的手书呈上。竹简上盖有鹿氏家主私印,在家族中代代传承,比官职金印更能象征身份。

“鹿氏愿效忠公子!”

除了晋侯和国太夫人,母子俩从未向任何人行此大礼。

此刻,他们伏身在地,真切感受到畏惧和压力。

公子原终于明白,为何舅父会看着他连连叹息,最终决定同有狐氏割席,全族转投公子珩。

他也曾上朝听政,面对两班朝臣,他时刻紧绷神经,不敢有丝毫放松。

正如此刻面对林珩。

畏惧恐慌萦绕心头,忐忑不安挥之不去。这种压力甚于面对朝臣,甚于面对晋侯,让他不自觉颤栗,手指控制不住地痉挛抖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灯芯不时发出爆响,时刻牵动母子俩的神经。

终于,林珩的声音再次传来,打破了令人不安的寂静。

“鹿氏尚可用。”

林珩起身走出案后,长袖轻振,乌发披在身后。腰间帛带刺绣金纹,同襟上玉钩相映,溢出冰冷的色泽,刺破一室暖光。

微翘的履尖停在近前,长袍下摆闯入眼帘。

林珩负手身后,俯视珍夫人和公子原,口出命令不容置疑。

“新氏族兵力,举兵日期,明日送到我面前。过了明日,鹿氏即为有狐氏同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