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李景隆的消息(第2/3页)

“大孙你是不知道,咱走的时候,还有源源不断的部族投入归化城来,自请为奴。”

“这些家伙一穷二白的,什么都没有,就是带着的那几头牛羊,也瘦得跟排骨似的,摆明了就是想在咱这里讨些吃食,熬过这个冬天。”

“咱大明粮食多啊,别说来个几万人,便是几十万人,那也养得活,结果你猜怎么着,很多过来投咱的草原民,他们请求作为使者,帮着咱去说服更多的部族来投。”

“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便就是如此了吧。”

“咱走的时候呀就在想,当初还是没把归化城弄得再大一些,现在归化城都有五十万人了,且还源源不断的有人过来,这要是再多些时候,估摸着归化城都装不下了。”

“嘿嘿,大孙你猜猜,这次咱从草原上弄得了多少战马?”

乾清宫里,朱元璋和朱英烤着火,一手拿着刚烤好的番薯,边吃边对大孙问道。

朱英当然知晓老爷子俘获了多少战马,不过为了配合老爷子,故意问道:“十万?”

朱元璋笑意盈盈:“不对不对,再猜?”

朱英道:“二十万?”

朱元璋哈哈大笑:“三十万,足足战马三十万余,这次咱们大明再也不缺骑兵了。”

“说起战功,这次的头等功应当还是属于老四,老四倒真有咱的几分本事,不费一兵一卒,就把朵颜三卫给拿下来,将近一半的战马,都是自朵颜三卫那里来的。”

“等到来年操练一番,咱手里就能出四十万骑兵,好个家伙,这次可是赚大发了。”

“那帖木儿怎么也想不到,咱只是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就把草原给拿下来了,现在他们估摸着还在调兵遣将,等着来年开春跟着来打咱。”

四十万骑兵,这个数目是非常夸张恐怖的。

要知道当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大帝国,手中的骑兵数目也只有三十万。

而现在占据了草原的大明,还没有彻底的消灭瓦剌,鞑靼,在明年骑兵数目就能达到四十万,这自然是因为继承了蒙元的遗留。

成吉思汗之后,忽必烈入主中原,而作为蒙古帝国发祥地的漠北高原,自然就成了蒙古人的祖地。

在蒙元统治中原的这近百年时间里,草原得到了极为高效的发展。

这是以农耕文明来饲养游牧文明,为了更好的保证自己的统治,蒙元自然在养马上非常的重视。

所以草原的战马数目,以极其夸张的形式上涨。

不过也正是养马太多,而导致现在的草原沙漠化正在逐渐的趋于严重,毕竟总不可能指望这个时代的蒙古人搞环境保护吧。

而在明初这个时候,正好可以说是草原战马数目的巅峰时期。

因此朱元璋此番夺取了草原三十万之数的战马。

可见扫荡了多少个草原部族。

从来都是草原南下劫掠,这次换回大明北上夺马了。

“等到来年开春,帖木儿不过来,咱也要过去打他。”朱元璋愤愤道。

他在心里一直对于帖木儿很不爽,因为这家伙欺骗了他多年的感情。

亏他还以为帖木儿是真心臣服大明,原来是个白眼狼。

有四十万骑兵,朱元璋就有了莫大底气进行西征。

他完全可以效仿当年成吉思汗,直接打入中亚,建立疆域更为辽阔的大明王朝。

“那要修建一条横穿吐蕃的火车铁轨才行。”朱英笑着附和说道。

朱元璋不由一滞:“这得花多少钱财。”

说完这话,朱元璋随即笑道:“想来吐蕃各族深受帖木儿之患,对于咱修建火车铁轨之事,必然是要多加帮忙的。”

朱元璋这话,显然就是想白嫖吐蕃的劳动力,不过这也正合朱英心意。

草原都已经被大明统治了,吐蕃西域还能跑吗。

朱英道:“钱财的事情爷爷不用担心,有孙儿在,自然能够办下来。”

“前些日子占王那边来了使臣,因受占城内帮派之乱,如今已然是民不聊生,是以占王请求归附大明。”

“占城的主动归附,这对于咱们大明来说,也是一件值得庆祝之事,他们的使臣如今正居住于天界寺内,孙儿的意思是等正月初一大朝会之际,由爷爷来主导关于占城归入大明事宜。”

朱元璋一听就知道这是大孙的手笔,便指着大孙说道:“你呀你,总是想把功绩往咱这个老头子身上放,咱都已经是半截身子埋进土里面的人了,还能在乎那么多。”

“况且此番平定草原,对于咱来说已然是足够了。”

朱英笑道:“爷爷老当益壮,谈什么老,占城这是主动归附,完全是因着爷爷的威严才臣服的。”

朱元璋见大孙坚持,也就不再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