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被蒙古大军围困的秦王(第2/3页)

“王爷,据士兵们传来的消息,他们看到了漫山遍野的蒙古骑兵,恐怕至少有十数万之多。”

“呼伦贝尔对于蒙古族来说意义重大,可能这让所有的蒙古部落都联合了起来,一起袭击我们。”

“我们此刻孤军深入,与陛下大营相差甚远,末将认为此刻应该收拢将士,向大青山返回。”

说话的是长兴侯耿炳文。

朱元璋知道自己这个老二的性格冲动异怒,而行为暴虐,因此特意让老成持重的耿炳文作为副将,这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平和。

虽然现在的情况并不详细,逃亡士兵们的情报也很混乱,但耿炳文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朱樉赞同了收拢将士,但拒绝了返回大青山的提议。

“我们这个时候像是丧家之犬一样的返回,你要让别人如何看待本王,父皇又如何看待本王。”

“蛮子再多,也只不过是一群蛮子罢了,在火炮之下,都是一些蝼蚁。”

“这些蛮子实在是可恶至极,本王听逃回来的士兵们,他们竟然将我们的将士杀害分食。”

“传令下去,立即将大营中的俘虏全部格杀,割下头颅,铸成京观。”

“将我军将士被蒙古人当做肉食之事传告诸军,让他们知道,面对胡虏,没有退路可言。”

因为四处落败的消息,让朱樉大营军心浮动,士气低迷。

加之又是孤军深入,是以士兵们的斗志较为消沉。

朱樉把落败俘虏士兵被蒙古人吃掉的消息传出去,在这个时候是鼓舞士气的好手段。

这样士兵们就非常清楚,在面对蒙古人的时候不会有后路。

战死总比被人吃了的好。

耿炳文无奈拱手:“遵命。”

不管怎么说,朱樉都是主将,他是副将,可以提供建议,但是否采纳也是要看主将的意思。

不仅是朱樉,大帐里的其他将军更是更倾向于作战,而非是逃跑。

在明军大营里,可是有十数万将士,更是几乎全员配备火绳枪,数百门的火炮。

没有会觉得蒙古骑兵能够攻下他们的大营。

此刻收缩防御,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随着军令下去,在关押俘虏的这里,上千携带火绳枪的明军士兵走近。

什么杀俘不祥,那都是扯淡。

袍泽被蒙古人分食的消息在军队中传开,加上有许多逃回来的将士述说,没有人觉得这是上峰故意欺瞒他们。

击毙俘虏的机会,在各大营里被争抢,他们要为袍泽复仇。

“开火!”

一声高喝,瞄准了俘虏营的将士们点燃火绳,毫不犹豫的按下扳机。

随着枪声连绵,烟雾漫天,俘虏营里尽数被射杀。

枪决之后,便是穿戴甲胄的士兵入场补刀。

不管是死了的,还是在地上哀嚎还未死的,都要被长刀贯入,唯一能够活下来的,只有四十岁以下还能够生育的女人。

这些俘虏的尸身,会被堆砌成一座小山,他们的头颅被割下摆在外面,以此形成对敌人的震慑。

随着朱樉传令收拢士兵,损失也在不断的减少,而探查的情报也更加清楚。

“该死,老三是怎么回事,怎么连瓦剌都跑到本王这里来了,还有老四那个家伙,父皇要他打兀良哈跟阿鲁台,兀良哈是打了,阿鲁台却也跑到本王这里。”

朱樉很是气愤,按照父皇的安排,他们三王分别对付瓦剌,鞑靼,阿鲁台兀良哈三大势力。

他作为诸王之长,当仁不让的对付鞑靼部,也是目前名义上的蒙古可汗。

在三大势力中,显然就综合战力来说,鞑靼部是最强的,毕竟他们吞并了北元的一切。

瓦剌虽强,比之鞑靼部还是要差一些,否则瓦剌早已经统一蒙古了。

阿鲁台和兀良哈,两方势力加起来才能跟鞑靼,瓦剌相提并论,主要是阿苏特部跟兀良哈三部的姻亲关系很密集。

但是现在,除了被老四俘虏的兀良哈三卫外,其他的草原大部族,都来到了他这里。

“王爷,如此之多的骑兵,对方必然是有备而来,说不定此刻后路已然被切断。”

“现在我们应该就深水处扎营,以此能够有效的防备蒙古骑兵的突袭。”

耿炳文建议道。

这次,朱樉自然是采纳了他的建议。

呼伦贝尔大草原太平坦了,一眼就可以望到远方,根本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用来修建防御工事。

其实最好的地方是迁徙大营去到有山脉之处,亦或是呼伦湖,贝尔湖附近。

这样蒙古骑兵就会受到阻扰,而无法从四方冲击。

如果能够去到阿尔山,那就完全不用担心蒙古骑兵了。

但是阿尔山距离这里有五百多里之遥,骑兵是能够赶过去,可步兵却不行,加上还有大量火炮要拖运,显然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