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千里江陵一日还(第3/3页)

定海舰缓缓驶离码头,在数十万百姓的目光之下,逐渐的远去。

这次的航行,目的在于数百里外的上海。

也就是说,朱元璋朱英,将乘坐定海舰,直接抵达上海县去。

按照目前定下的速度,也就大概三四个时辰,便能抵达六百里开外的上海县。

这样的速度,无疑是打破了这个时代的极限。

风帆船的航行速度,大约是在25-30千米左右,这是每个小时的速度。

当然,实际上的船速并不具体,这主要还是看老爷天作美。

如果顺风,风大,自然就更快。

如果逆风,风小,那自然就更慢。

朱英这次造出来的蒸汽铁甲船,其实真要较真起来,只能算是个半成品。

这上面确实是全面铺设了铁皮,但也真就是铁皮而已,看着唬人,厚度薄得可怜。

别说是大炮了,火铳都能给击穿,一刀下去都能扎个洞。

主体的船身,都是大木料打造,这才是定海舰的真身。

不过铺了铁皮,终归是防御上要强上一些。

再就是螺旋桨,蒸汽机了。

严格来说,等于是在风帆的情况下,加上了蒸汽动力的助力行驶。

这里头还涉及到一个续航,吃水深的问题。

如果装载过重,吃水太深,那么船速肯定就会受到影响。

现在船舱里装载的石炭,顶多是运行二三十个时辰,也就是两天多点,再多就影响到了船速了。

远洋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多装载,也仅仅只能抵达到占城,就要加石炭进行补充,不然就是完全的风帆动力,蒸汽机螺旋桨就成了摆设。

目前来说,威慑的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要等到蒸汽机有足够的改良后才有可能。

这艘定海舰上,连火炮都没有装载,完全就是为了速度。

其实定海舰还是有很多劣势。

比如转向的问题。

受到螺旋桨的影响,在转向上,自然没有风帆船那般灵活。

且也没办法快速停止,哪怕是关闭蒸汽机,还会拖行很长一段才会逐渐的停下。

当然,这些劣势在速度优势上,就有些不值一提了。

“果然是快啊。”

站在地面都铺设了铁皮的甲板上,朱元璋感受着烈烈风声,不由是多了声感叹。

“抵达上海县,需要几个时辰。”

听到陛下问话,旁边陪同着的俞靖立即回道:“回禀陛下,再有三个时辰,便能抵达上海县港口。”

朱元璋闻言,心中计算一番后道:“果然是快了一倍有余。”

正常的船速,从南京出发到上海县,一路走长江水路,大约要七八个时辰。

而定海舰,三个时辰就能到了。

现在是早间,也就是上午。

三个时辰后,朱元璋就能在上海县享用晚膳了。

此刻朱元璋忍不住开口吟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这首诗,看似夸张了,实际没夸张。

风帆船航行十二个时辰,一日可达千里。

而朱元璋同样是吟这首诗,却是一个白日,即可远航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