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逐渐没落的高棉帝国(第3/3页)

真腊大王子参列婆匹牙也过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皮肤偏黑,华丽丝绸服饰装扮,即便是挂满了黄金珠宝,在李景隆面前依然是黯然失色。

行至面前,李景隆翻身下马。

真腊大王子参列婆匹牙抚胸低头,向这来到真腊的大明使者表达崇高的敬意。

不是说真腊这么卑微,而是大王子早就知道,面前的这位并非是普通的使臣,而是强大帝国大明的皇族成员。

双方在语言这块,自然只能是依赖于翻译官进行。

毕竟文化已经完全不同。

这让李景隆也是感到非常的新奇。

占城虽然也不属于汉文化圈子,但是由于大明的强大,加上作为南洋第一站,大量的海贸往来,讨生活的大多数都懂得一些蹩脚的汉话。

尤其是近几年,受到大明的影响很大,一些新建的建筑屋舍都偏向了大明风格。

这也是朱英在暗中的推动,施以教化的缘故。

李景隆在真腊大王子的接待下入城。

随着不断的翻译交谈,李景隆也开始对真腊多了几分了解。

真腊国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

下设五大臣﹕孤落支,高相凭,婆何多陵,舍摩陵,髯多娄。

大臣之下还设有若干臣僚,全国各城都派有部帅治理。

大臣,部帅,臣僚都由王亲国戚担任。

在真腊有着森严的等级限制,官属出门乘轿及打罗伞各级有别,屋舍高矮广狭也有定制。

官家府第和百姓房舍也不相混淆,百姓只能盖茅为屋,国戚大臣才许用瓦。

构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等级森严的秩序。

真腊的农业经济很是发达,李景隆可以看到远方一系列纵横交错的沟渠网骨架,还有各种蓄水措施。

这说明真腊的水利工程做得很不错,对于农业发展很有利。

李景隆知道,这些南洋国家物产丰富,粮食一年三四熟,气候四季相差不大,很少会出现天灾缺粮。

所以许多强盛的国家,国祚延绵远超中原王朝。

“这位殿下不必如此客气,你的妹妹现在正是我大明太孙的妃子,说起来我大明跟真腊,现在都算是一家人了。”

城内的府邸里,李景隆笑着说道,旁边立即进行翻译。

听到翻译的话,真腊大王子眼睛一亮,连忙叽哩哇啦的说了一大段。

旁边的翻译听完便翻译道:“大王子说对于自己妹妹能够嫁给强大帝国太孙,感觉到非常荣幸,他希望真腊能跟大明保持更好友好的关系。”

李景隆有些狐疑的看向翻译,问道:“他说了那么多,你就翻译出这几句?”